2018年3月1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委员王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方案提出,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
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按照方案,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与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由应急管理部管理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一般性灾害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应急管理部代表中央统一响应支援;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应急管理部作为指挥部,协助中央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应急处置工作,保证政令畅通、指挥有效。
应急管理部要处理好防灾和救灾的关系,明确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自职责分工,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考虑到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防灾救灾联系紧密,划由应急管理部管理。

应急管理部主要职责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
指导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 如何看“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有专家这样说——有利于整合应急资源推动应急队伍职业化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导罗云认为,此次机构改革撤销安监总局,。
共涉及两方面的调整,除了在安监总局职责基础上,整合多个部委相关职能成立应急管理部外;还包括将安监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纳入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 对于拟建立的应急管理部,罗云说,这一调整有利于整合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对于社会而言成本是很高的,原来过于分散,应急资源的储备和装备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应急资源整合符合国际社会的潮流,有利于共同应对事故灾害,避免资源浪费” 罗云还提到,此前一些应急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在一些事故处理中出现了应急队伍的重大伤亡损失,而此次组建应急管理部。
有利于加强应急队伍和能力建设 罗云认为,此次机构调整更多强化了事中和事后监管,“比如事中强调事故的响应、救援和处置等,将伤亡损失最小化;事后强调恢复、保险等等,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安全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在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的同时,事前的预防也不能放松和削弱。
”罗云认为,事前预防也需要应急管理部和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关注、重视(新京报 记者王梦遥)将大幅提升我国减灾应急效率和专业度 北师大地理学部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京表示,“这次大力度的改革,一步到位,其实是对的”。
多年来,他曾多次呼吁组建一个减灾应急的国家部门,以整合应急力量 他指出,我国应急建设发展较晚,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2006年,鉴于非典中的经验,国务院办公厅设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应急办的主要职责包括承担国务院总值班工作,办理向国务院报送的经济重要事项,督促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指示,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省(市、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等。
“应急办只是一个传达信息、协调各部门的办公室,没有直接指挥应急力量的职能”李京说,“应急力量仍然分散在各个部门、委员会”例如,自然灾害由国家减灾委负责,生产安全由安监总局负责但是,很多灾害并非单一存在。
他指出,事实上,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也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减灾委、武警、安监、医疗等各个部门都必须去现场,分散的力量最终仍然需要国务院进行统一调度 李京认为,此次机构改革,将应急力量统一到一个部,
必将使应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应对复杂的紧急情况时也会游刃有余,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应急反应速度 他解释,整合、集中调度应急力量,也是国际发展趋势 美国的应急管理能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李京指出,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即整合了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该部门也是经过多次实践之后,从分散走向集中。
2003年,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成为了美国国家安全部的直属部门该局建立了一个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一遇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支援工作,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
李京指出,组建应急管理部的改革力度之大,体现于该部门的行政级别“之前发生应急事件,还需要总理、副总理直接到现场指挥,现在在国务院成立一个部,直接对总理负责,平时在训练、协调方面都能部内解决,在协调上的问题可以大大减少。
” 他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对减灾应急的重视度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这都是经过这几年的大灾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毫无疑问,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应该建成国际最先进的应急管理体系” 李京指出,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自然灾害。
复杂的地形地貌、季风性气候带来的水热分布不均以及复杂的地质情况,使得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再加上人口众多,人口集中,很难采取迁移人口的方式进行防范“可以说是与灾难共同生活”他说 李京还指出,应急救援力量的整合,也有利于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以前救援不是武警的主业,现在变成主业,那么训练、装备、知识体系等都将改变,将更强调科学技术,将更适合救灾,有利于救援专业化,形成一支专业精湛的救援力量” 同时李京认为,应急管理部的组建,对于民间救援力量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民间应急救援力量发展很快,在组织力、专业化上都有一定实力但是,一旦灾害发生,他们很想贡献一份力量,但不知道找谁”李京指出,根据以往的经验,出现灾害之后,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协调民间救援力量参与救灾然而,各地的应急救援协调部门并不相同,有的是共青团,有的是工会,有的是民政部门。
他认为,正是应急管理体系的不顺畅,给政府部门与民间救援协调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组建应急管理部后,整个体系顺畅多了,民间救援力量很清楚要与哪个部门对接平时训练的时候,民间救援力量可以请应急管理部门来指导;灾害发生后,民间救援力量就可以与应急管理部门联系。
” 对于这个新机构,李京希望应急管理部能把国内与灾害应急救援有关的力量较好地整合,真正使应急救援效率更高,战斗力更强,大幅提升我国应急管理能力“我对此充满希望”,他说(界面新闻记者 刘素楠)是提升我国应急管理。
水平的一个里程碑 国际应急救援高级专家、世界应急救援和国际特种兵比武冠军教练、国家国防教育专家、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广东省青少年军校温元麟校长认为:这次机构改革成立应急管理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根据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客观实际情况,着力提升我国应急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包括人民生命财产在内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理念付诸实践的又一个重要体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温校长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应对历次重大灾难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同时,成立应急管理部符合应急管理工作需要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要求。
温校长强调: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生机往往只给有准备的人!把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重点前移是经验总结,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要切实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就一定要事前把机构建设好,把体制机制法制完善好,把安全评估、应急规划、应急教育、应急救援、应急储备、应急科技支撑等工作做好,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目标。
温校长最后强调: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任重道远,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组建和开展下来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习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精神,吃深吃透应急管理“新”(应急事务时时新)、“公”(灾难面前人人平等)、“实”(“纸上谈兵”无济于事)、“快”(应对突发事件是与时间赛跑)、“强”(谁拥有应对的实力谁强大)等特点,顶层设计顶天立地、求真务实,让每项制度、每条原则、每项工作都能够切实落地,让真正符合应急实战要求的、能打“大仗”、“硬仗”、“胜仗”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负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重托。
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24h删除.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