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虚拟化与桌面虚拟化的区别和联系(虚拟化,一个时代的落幕)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8-21 阅读(8)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也是失望的冬天”150年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的开头写下了这一段影响深远的文字。

历史也已经辩证地表明,没有绝对的好时代或是坏时代,只有时代中的我们,或好,或坏新时代的众星捧月20世纪末,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家名叫VMware的公司在加州Palo Alto市成立谁也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会为IT产业变革提前埋下一颗种子,并且在日后掀起滔天巨浪。

在1999年和2002年,VMware分别推出面向PC的虚拟化软件WorkStation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ESX Server,从此开创一个新产业赛道,它也凭借着持续领先的虚拟化技术,在全球攻城拔寨,风光一时无两。

在VMware的影响下,剑桥大学和以色列Qumranet公司分别先后推出的Xen、KVM开源虚拟化架构并列成为两个主要的流派,并由此催生了一批基于开源的虚拟化产品,市场一片朝气蓬勃人们致敬每个时代的伟大开创者,从大型时代的IBM,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

虚拟化时代,这份荣耀无疑属于VMware。

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VMware 2005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07年成立中国研发中心,但它真正被大多数中国企业所熟知,大约在2008年之后那年的中国市场,还处在市场培育的初期,市场几乎被美国产品垄断,除了VMware ESX,还有Citrix Xenserver、Suse Xen、Oracle VM、Redhat RHEV、微软Hyper-V等。

那一年,阿里云刚开始组建飞天团队,距离华为云推出第一个商用版本还有1年,距离马化腾表示“云计算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以及李彦宏那句著名的“云计算就是新瓶装旧酒”还有3年彼时的VMware像极了三国时代的周瑜,羽扇纶巾、雄姿风发。

回顾VMware这些年的发展,不得不提到几个关键词:被资本左右的一生:2004年,全球领先的数据和存储厂商EMC以6.35亿美元收购VMware,这被认为EMC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交易之一,之后VMware在2007年于纽交所成功上市。

2016年戴尔以670亿美元收购EMC,连同VMware纳入囊中,举世瞩目2021年11月,Dell完成了对VMware的分拆,赋予其更多的战略独立性;2022年,芯片厂商博通宣布计划以6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VMware,目前这笔收购已收到欧盟反垄断警告,能否兑现还存在很大变数。

市场前狼后虎:根据IDC SDC Software Market Overview and Analysis报告显示,在收购Pivotal后,VMware 2021年全球的虚拟化市场份额达到61%,独占鳌头,但相比2016年的78.1%仍然下降了不少。

其收入构成中,北美和欧洲贡献了其大部分,在中国这个欧美之外的最大单一市场,其市场份额已从2016年的51.2%下降到16.7%,早已被华为超越,并且和H3C、浪潮差距并不大,随时有被赶超的可能增长的天花板:全球市场保持的领导地位,并没有能带给VMware持续、高速的增长。

随着市场趋于饱和,近年来VMware增长率和利润率逐年降低

*根据百度综合搜索数据显示其实早在2016年,Gartner就宣布取消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架构魔力象限,他们认为服务器虚拟化基础架构市场及其基本技术已经成熟,更多的创新将会集中在支持使用虚拟化的开发人员和云服务的容器技术上。

至此,这份维持了7年的报告最终定格成了下面的模样

消失的云市场排名:不管是在IDC还是Gartner发布的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报告中,我们都很难再看到VMware的身影作为一家软件为主的企业,VMware的收入和利润并不低,但比起庞大的云市场还是太小VMware虽然从来都是以云厂商自居,也通过收购Nicira、Pivotal、Carbon Black 以及联合AWS、RackSpace等公有云厂商打造多云方案加速向云转型,但在普通人和众多分析师眼中,它身上的虚拟化烙印还是太重,以至大家并未认真地把它当做一个云厂商。

资本市场信心受挫:疫情前,VMware的市值一度达到830亿美元的最高值,但随后一路下跌近半,当前已跌至十年前的水平上下而与VMware同病相怜的还有另一家著名的虚拟化与桌面云公司Citrix,它在连续的业绩不振后股价也跌回了十年前,并被私募收购后进行了私有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软在Satya Nadella的领导下全面践行“Cloud First”战略并取得成效,市值相比十年前累计翻了近10倍,屡创新高

*根据百度综合搜索数据显示虚拟化已死VMware不行了吗?不时有人谈论起这个话题从市场感知上来看,是的用户对技术总是喜新厌旧,随着大数据、AI、IoT、区块链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越来越少客户再关注虚拟化技术。

同时虚拟化、云厂商遍地开花,客户也不再把VMware奉为圭臬不过,现网庞大的VMware虚拟化存量以及其带来的扩容、订阅支持服务依然很可观,这是VMware的底气总结VMware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的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微服务、大数据、AI、IoT等能力已逐步成为刚需而VMware的核心竞争力还在虚拟化、超融合和IaaS,虽然通过收购、合作补齐一部分PaaS/数据类云服务能力,但这种七国八治的方案,即使经过了预集成验证,在客户真正深入使用的时候,依旧会带来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

公有云对中小企业上云的虹吸效应愈发明显,尤其是在美国这个最大的单一市场,AWS大象狂奔、Azure高歌猛进、其他厂商奋起直追,分食VMware的市场虽然VMware一再强调自己从虚拟化到多云和容器厂商的转型,但这种转型被市场认为是不彻底的,以及缺乏竞争力的。

在中国,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摒弃了传统虚拟化数据中心,全面拥抱云大型客户从虚拟化转向云的趋势已不可逆美国国防部、美国政府等这些VMware传统大客户在数字化转型大战略牵引下,投资逐步转向云采购,每年数亿美金的云服务大单花落AWS、微软等云计算巨头,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中国市场,国家电网、国税总局、中石油等众多国字头大客户,更是全面选择基于BAT、三大运营商、华为等云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虚拟化以及超融合市场增长难以为继。

国际市场上,VMware的虚拟化地位依然无可撼动但在中国市场,国产化趋势以及深信服等众多虚拟化软件的强势崛起,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VMware都难以再独领风骚时代的浪潮面前,无论多不可一世的企业都只是沧海一粟。

如今,云计算正进入风云正盛的黄金时代,VMware却不再是那个曾经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少年随着虚拟化和超融合逐渐离开舞台中央,摆在它面前的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023年,VMware将迎来自己25岁的生日,对于一个成立25年的企业,它所取得的成绩已达到99%企业难以企及的高度。

即便当下,VMware依然有业界最优秀的虚拟化软件,它有开放的生态、全面的渠道能力、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众多的技术拥趸回顾VMware的成长历史,它的第一次高速成长源于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在这一时期交付了全世界最佳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但很快,随着虚拟化市场变得饱和,VMware开启了第一次转型,意图将业务拓展到了私有云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以及应用现代化,但太多竞争者,让它在云化的道路上表现得有些力不从心现在VMware已经开始了第二次业务转型,将成为多云和边缘计算市场领导者定成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25岁的VMware,能否找准定位与市场控制点,实现战略突围?一方面,在传统商业和分销市场,VMware的产品依然是小而美的典范,轻量化、易用性让它继续保持极强的市场吸引力,深得众多商业客户的信赖,比如小型分支、教育、企业边缘等场景,由于网络状况的限制或是客户数据本地化的诉求,这个市场不会被公有云完全吞噬,而是会继续存在,未来会成为VMware的基本盘。

另一方面,大型客户出于数据安全、法规遵从等出发点考虑,并不会将业务完全放到公有云上,本地云数据中心将长期存在这个市场对VMware仍然开放,但它面临的是拥有丰富云服务的公有云厂商的降维打击,已经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独特优势。

需要考虑如何构建更完整、体验一致的云服务能力,确保客户可以持续享受最新的云技术开展创新同时,VMware需要认真思考从Software Provider向Digital Partner的转型,深入行业场景提供完整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业务咨询和落地的端到端能力,从而与客户建立更强的粘性,成为数字化转型长期可信赖的伙伴。

写在最后未来的数据中心只有一种,那就是云数据中心在这一点上,业界已形成共识经历近20年的飞速发展,虚拟化、容器、云管平台等能力就像水电一样,成为云基础设施最基本的能力而真正的云数据中心,除了基础设施外还要具备云上丰富、可持续演进的大数据、数据库、AI、IoT、微服务等云服务能力,这些要素和客户业务创新强相关,决定了数字化转型能够走多远、走多深。

VMware以及一众以虚拟化为核心方案的厂商面临相似的困境他们尝试基于虚拟化扩大技术堆栈,比如叠加硬件形成超融合、通过生态合作叠加大数据和容器等云服务,满足用户短期的上云诉求但从客户长期使用的反馈看来,松散的组合方案无法提供一致的使用体验,兼容性方面的问题更是导致后期责任定界麻烦不断,也很难确保各云服务的持续演进。

因此,政企客户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一个包含硬件、IaaS、PaaS、SaaS的全栈服务供应商;缺少公有云的强大研发能力背书,长远看无法解决云服务后继乏力的问题,在与公有云厂商的竞争中具有与生俱来的劣势如果云平台无法满足云服务持续新增、迭代更新的诉求,也就注定无法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期的、可演进平台。

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虚拟化已死,云进入黄金时代,谁是下一个诺基亚?让我们拭目以待。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