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GroupQ
Mary Fedden– pomegranates figs and melon八卦的基因|追逐信息的我们潘悦 刘勤学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无论是各路名人明星的花边新闻还是身边同学的大事小事,都随时会出现在我们茶余饭后的八卦上。
前段时间微博频频爆出明星私生子事件,网友们因此调侃微博的开屏标语应当改为“随时随地发现新孩子”有“瓜”的地方都缺不了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而实际上,大家对“八卦”这种行为又了解多少呢?今天让小Q给大家说说关于“八卦”的事情吧!。
“八卦”原为娱乐圈用语,最先在粤语圈中流行八卦原先指有些人在生活中凡事都要卜卦,故“八卦”在粤语中的全称是“诸事八卦”“八卦新闻”,就是从“八卦”衍生而来的,相当于英语的Gossip或Fluffy News。
我们为何如此热衷于八卦?八卦无处不在,尽管过度的、负面的八卦总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且社会上也有很多措施正在试图制裁这样的行为,可八卦也从未在地球上消失哪怕一秒钟——八卦从何而来如此强大的力量与这些制裁抗衡呢?我们又为何如此热衷于八卦呢?八卦这个“传统”能够延续至今,显然有着它自己的价值。
1.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虽然“八卦”一词是近期才出现的产物,可八卦这一行为最早却可以追溯到数万年前那时候的人们还依靠着打猎为生,生活在部落里,可八卦早已无师自通:谁是值得信任的伙伴而谁又是不靠谱的?这些信息对于他们来说可不仅仅是无关紧要的闲话,在资源缺乏的环境下,只有掌握最多最全面的信息的人才能安然无恙地走到最后。
心理学家Robert Wright在他的书中提到:通过亲身经历来搜集情报,费时费力,还可能有危险而八卦就方便多了,通过闲聊,我们的祖先迅速了解到,谁是可以合作的,谁是个小人,哪里有危险,哪里有机会[1]。
利物浦大学的教授Robin Dunber在他的书中提到,人们大脑处理直接人际关系的规模的上限大约为150人[2]而在150人这个数量基础上,心理学家Ralf Sommerfeld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150人以下的团体中,只要在没有信息垄断和幕后操控的情况下。
,参与八卦的人越多,八卦的内容来源越丰富,那么最终通过八卦得到的信息整合则越接近事情的真实面貌[3]八卦的传统因此得以保留至今——获取不到足够信息的人,都在漫长的进化路程中被淘汰2.窥私的欲望逐渐地,即使有些信息我们知道并不会威胁到生存,却也总想去听听——滋生出一种不正当的窥私欲。
非正式和隐私是八卦传播的重要条件[4][5],而人们捍卫自己的隐私是一种本能所以,这一事实必然使八卦成为“稀缺品”,它激发了人们的窥私欲,这种窥私欲来源于人们对他人非公开信息的好奇心对此有学者发现,负面消息更能激起人们的八卦热情、更受人们喜爱[6]。
反观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也更爱看那些相对普通人来更优秀的人物的负面消息:“女明星素颜曝光,明星卸了妆还不如普通人”诸如此类的新闻所以窥私欲产生的另一种可能解释是我们从窥私中得到一种自我安慰——那些看起来完美的人私下也有种种缺陷,这让我们在比较中处于劣势时得到一种心理平衡。
3.八卦与隐私规范然而,Schoeman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八卦实际上并没有侵犯隐私,而是与隐私规范保持一致,八卦的存在减少了直接的冲突[5]他解释道,当我们有意图或者准备做出一些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时就会担心被讨论,并且会认为这些行为是不恰当的。
这时,八卦以一个微妙的方式给人们施压举个例子,当某人(特别是公众人物)产生做一些不太道德的事情的想法时,他必定会预料到公众会对此议论纷纷当他想到这样做的后果(被八卦)时,他可能就约束自己,不去做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而Wert和Salovey认为,八卦可以给社会比较的各种脉络带来好处,同时又避免了尴尬或对立的风险[7]因此,八卦有时不仅远非侵犯隐私,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保护性的社会规范4.娱乐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多样化,八卦已不再是与我们生死相关的重大命题。
可是我们仍然在八卦,这次是为了娱乐Fine和Rosnow提出,当我们建立起一定的亲密关系,已经没有紧迫的外部需求和威胁的场合时,娱乐将成为八卦的重要组成部分[8]而这些八卦也并非只有娱乐一个用途,它们除。
了帮助我们减压,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日程中能够偶尔停下来开怀大笑,这些娱乐性质的八卦也在间接地维持和加强我们的社会关系[9]当你想要与陌生人建立起友好关系,正因为找不到话题感到尴尬时,八卦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从现实生活到虚拟网络—八卦的变化如果说八卦是人的天性,那么互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给了这种天性用武之地不论是天涯等封闭性比较强的论坛、还是现在的微博和豆瓣这种更加开放性的平台,无不是八卦的良好载体那么从现实生活到网络,八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1.疯狂的网友网络的匿名性(anonymity)是网络八卦滋生的温床,论坛上人人戴着一张“面具”,不必担心自己不恰当的发言会影响到自己现实中的声誉,从而更加畅所欲言这体现了网络的去抑制化(disinhibition)。
作用(见图1):在现实生活中,法律、规则和道德约束仿佛一种无形的力,与我们想要说出一些不恰当言语的冲动抗衡而在匿名的网络中,这种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在论坛或网站上,我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因此感到更放松,没有那么多约束和克制,通常会说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不会说出来的事情。
同时,匿名性也和较高的在线自我披露(online self-disclosure)相关[10][11][12],我们更愿意在网上发表一些现实中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的事情——这也壮大了网络上的“八卦大军”
图1. 网络的去抑制化作用:互联网中法律、规则、道德的抑制作用远小于在现实生活中2.大数据背后的“操盘手”互联网的另一个特点便是大家当今耳熟能详的大数据(big data)我们的信息不断被收集、分析,住入自己的。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我们回到在上文提到的现象:参与八卦的人越多,八卦的内容来源越丰富,那么最终通过八卦得到的信息整合则越接近事情的真实面貌然而这只能建立在没有背后信息操控的基础上。
当我们自以为在互联网的海洋畅快遨游,得到的信息却往往是经过筛选的这也是为什么“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种现象在互联网中依然存在——本以为互联网的高效和开放是打击谣言的一大利器,但是其实我们所以为的真实,有时只是大数据将我们希望看到的“瓜”端到我们的面前。
在“瓜”田中保持清醒尽管我们体内遗传着八卦的基因,但是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真假八卦横行的时代,我们需要也有必要在这些繁杂的信息流中保持一个清醒、理智的头脑吃多了网络上的“假瓜”,我们逐渐懂得要“吃瓜不信瓜”。
“吃瓜不信瓜”并不是要我们成为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而是要辩证地去看待许多信息,多去思考事件的合理性,而不要不经思索地加入人云亦云的大部队里尽管很多八卦我们无从辨别真假,但也不要一味地“一边倒”,尽量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它们。
我们不强求能够面面考虑周全,但至少不要先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无论在现实生活里还是互联网中,八卦并非穷凶极恶的猛兽,但也绝不是温顺的绵羊。但只要我们充分地了解它,知道怎么面对它,就能取其所长而避其锋芒。往期回顾
妈妈,人都会死吗?——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要不要蒙着眼,来一场灵魂的交流?爸爸,我们去哪里呀?✦参考文献✦[1] Wright, R. (2010).The moral animal: Why we are, the way we are: The new scienc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 Vintage.[2] Dunbar, R., & Dunbar, R. I. M. (1998).Grooming, 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 Sommerfeld, R. D., Krambeck, H. J., Semmann, D., &Milinski, M. (2007). Gossip as an alternative for direct observation in games of indirect reciprocit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4(44), 17435-17440.[4] Gawronski, B., & Walther, E. (2008). The TAR Effect: When the Ones Who Dislike Become the Ones Who Are Dislik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9), 1276–1289. [5] Schoeman, F. (1994). Gossip and privacy. In R. F. Goodman & A. Ben-Zeev (Eds.),
Good gossip (pp. 72–82).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6] Hannerz, U. (1967). Gossip, networks and culture in a black American ghetto.
Ethnos,32(1-4), 35-60.[7] Wert, S. R., & Salovey, P. (2004). A social comparison account of gossip.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8
(2), 122-137.[8] Fine, G. A., &Rosnow, R. L. (1978). Gossip, Gossipers, Gossip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
(1), 161–168.[9] Guerin, B., & Miyazaki, Y. (2006). Analyzing rumors, gossip, and urban legends through their conversational properties.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56(1), 23-33.[10] Baym, N. K. (2000).Tune in, log on: Soaps, fandom, and online community
(Vol. 3). Sage.[11] Joinson, A. N. (2001). Self‐disclosur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ole of self‐awareness and visual anonymit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1(2), 177-192.
[12]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3(1), 3-43.向下滑动查看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内容来自多篇文献,不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邮箱:2171086311@qq.com
文案:潘悦审核:赵文娟 排版:刘慧莉
安静写科普,专心做科研。你会“八卦”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