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小课堂】@中小学生及家长 警惕这些诈骗套路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9-04 阅读(12)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刘青霞)面对中小学生这一年轻群体,电信网络诈骗正以更加狡猾和多变的形式悄然蔓延,其手段之隐蔽,往往让人难以察觉中小学生易被骗的诈骗手段有哪些?父母应该怎样做?7月7日,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市反诈中心)就这些专盯中小学生的诈骗套路进行揭秘。

网络游戏诈骗●免费领游戏皮肤、游戏道具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看到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免费送游戏币装备等广告消息,进入一些QQ、微信群群内骗子让学生用家长手机扫码领装备,扫码后会提示操作有违规,要冻结银行卡和微信,还要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拘留处罚。

学生在恐惧中听从骗子的指令,骗子伺机把家长手机内的钱转走●低价销售游戏装备骗子常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得到钱款后食言,不予交易●在游戏论坛上发布提供代练信息。

骗子在一些游戏论坛上发布一些低价提供代练服务信息,有些学生为了虚荣心,购买付款,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后,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被侵吞免费领明星签名照诈骗学生在网上或短视频中发现领取明星签名照的信息,骗子冒充明星助理的身份,告知扫码支付5元、10元,就可以获得明星签名照。

学生付款成功后,骗子编造未成年人付款违规,导致银行账户内资金被冻结的谎言然后以起诉学生及父母为由恐吓学生,指令学生操作父母手机转账进行解冻,导致被骗免费领红包、领福利诈骗骗子在微信群、QQ群中散布可以领红包的虚假消息,吸引涉世未深的学生;当学生联系骗子后,骗子会以各种借口引诱或恐吓学生一步步往下“按指令”操作;最终学生按骗子所说的操作完毕后,骗子会拉黑被骗人,无法再联系。

冒充熟人诈骗针对学生的冒充熟人诈骗大多数为冒充学校老师、领导打电话,以借钱或是索要红包为由要受害人汇款接到此类电话的学生往往想着要在老师、领导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根本就不去想事情的真伪就汇款,往往被骗金额巨大。

民警提示,学校任何老师、领导都不会向学生开口借钱、要钱红包返利“杀鸟盘”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中小学生入群,再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解除防沉迷”骗钱财。

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骗取钱财主播发“福利”诱骗中小学生加入粉丝群,再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福利礼包或限量明星周边,诱导中小学生进行转账或刷单。

□继续阅读市反诈中心提示:中小学生要做到四不轻信、四不要●四不轻信不轻信任何宣传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四不要不要随意转账汇款,在网络聊天中如涉及汇款,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不要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不下载非正规渠道的App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任何密码等不要盲目行事,在受到威胁、恐吓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要及时与父母沟通商量,不要因为担心父母责备而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

●家长要做到“四注意”注意保管好自身手机,做好支付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诉孩子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密码注意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提醒孩子一旦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家长求助。

注意引导孩子合理使用互联网,帮助孩子设置青少年模式等。注意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一旦孩子不慎遭遇网络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来源: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