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主持人曹景行:临终前四天多次发朋友圈,患癌后仍在工作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9-05 阅读(3)

一、在中国媒体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31岁才开始大学生涯,51岁创办了一档收视率爆棚的新闻评论节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新闻事业奋斗他就是被誉为"凤凰卫视神人"的曹景行1977年,高考恢复,31岁的曹景行毅然报名参加。

第一次因体检未通过而失利,但他并未气馁与妻子蔡金莲一起重整旗鼓,再次走进考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双双考入复旦大学,曹景行就读历史系,蔡金莲则进入化学专业作为一名"高龄"大学生,曹景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量阅读,为日后的媒体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曹景行的职业生涯并未立即与新闻挂钩

他先是在上海社科院从事经济工作八年,随后携家人前往香港1989年,机缘巧合下,曹景行进入《亚洲周刊》,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从默默无闻的撰稿人做起,他凭借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文章深受读者喜爱几年后,他成功晋升为总编辑,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2000年,51岁的曹景行加入凤凰卫视,创办了《时事开讲》节目起初,这个节目并不被看好,被安排在收视率低迷的午夜档然而,曹景行凭借其对时事新闻的敏锐度和独特的见解评论,很快就将这个15分钟的节目推向了高峰。

他不仅成为中国首位历史评论节目主持人,还为凤凰卫视创造了上千万的广告收入,一跃成为黄金档节目

二、曹景行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收视率上,更赢得了业内同行的赞誉凤凰卫视的总裁称他为"凤凰卫视的神人",著名主持人鲁豫则赞誉他为"师奶杀手"同事们都惊叹于他的新闻嗅觉,"天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脑子里是装了个雷达接收信号吗!"从农村知青到《亚洲周刊》总编辑,再到凤凰卫视的王牌主持人,曹景行的新闻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怀揣梦想、不断学习,年龄永远不是阻碍,反而可能成为人生的助力曹景行对新闻的执着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父亲——曹聚仁的影响这份薪火相传的新闻情怀,成为了推动曹景行不断前进的动力,也让他在新闻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曹聚仁是上世纪的一位名人,与陈独秀、翟秋白等人交好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战争时期,曹聚仁凭借一腔孤勇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为民众报道最新战况,将真相传递给渴望知情的人们和平年代来临后,曹聚仁并未停下脚步他转而成为一名教师,致力于教书育人,用知识照亮年轻一代的未来。

在祖国统一的关键时刻,已年过半百的曹聚仁再次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往香港,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新中国还未完全统一时,曹聚仁奉命到香港工作那时的曹景行只有三四岁,对父亲的印象还很模糊直到曹聚仁去世,父子俩都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关于父亲的很多事情,曹景行还是从他人口中得知的。这份遗憾,或许更加深了曹景行对父亲事业的敬仰和传承的决心。

三、多年后,当曹景行站在电视镜头前,以"新闻大事,我在现场,大家好,我是曹景行"开场时,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奔波于战地的身影他们父子俩,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却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新闻事业和祖国曹景行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将新闻事业视为毕生的追求。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的传承,更是中国新闻事业薪火相传的缩影从战地记者到电视主持人,从纸媒到新媒体,父子两代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曹景行的职业生涯,就如同他对新闻的热爱一样,永不止步,不断突破。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固定的轨迹,只要保持热情和学习的态度,任何年龄都可以开启新的篇章

在凤凰卫视成功打响名号后,曹景行并未固步自封他多次担任东方卫视的主持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准的点评,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凭借着极高的职业素养,他还被央视邀请担任特约评论员,为重大新闻事件提供深度解读曹景行的表现证明,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更是一个全方位的新闻工作者。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05年,当他的媒体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之际,已年过花甲的曹景行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选择去清华大学任教这个决定让身边的朋友都大吃一惊,他们原以为这只是曹景行的一时兴起。

但是,像曹景行一贯的作风一样,他说到做到,真的踏上了讲台

四、"他就是一位新闻工作狂,已经六七十岁的高龄了还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同事何亮亮这样回忆道确实,对于曹景行来说,年龄从来不是阻碍,而是动力他热爱与年轻人在一起,这种活力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已经六十多岁的曹景行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探索欲。

他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新闻实战经验,还组织学生一起去探索南极这个决定即使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然而,站在地球的两极,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眼中闪烁着与年轻人一样的好奇和热情。

曹景行的职业生涯充分体现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从农民到大学生,从编辑到主持人,再到大学教师,每一个阶段他都全身心投入,追求卓越他不断挑战自我,接纳新事物,这种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他的学生和同事曹景行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的起点他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场精彩的马拉松,每一个阶段都跑出了自己的精彩。

无论是在镜头前妙语连珠,还是在讲台上谆谆教诲,曹景行都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新闻人的风采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追随者在新闻道路上勇往直前"天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脑子里是装了个雷达接收信号吗!"这是同事们对曹景行的评价,也生动地描述了他独特的工作方式。

五、在新闻界,曹景行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信息获取能力而闻名他的同事邱震海曾在采访中这样描述:"下午三点钟之后,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他的大脑子就像是个机器一样,每天都站在打印机旁边,我们都称他为印帝,每次下班之后,总是拎着厚厚的资料,晚上回去总是一一看完,简直是工作狂。

"这种近乎痴迷的工作态度,让曹景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闻雷达"曹景行对新闻的执着不仅体现在案头工作上,更体现在他对一线新闻的追求为了新闻的时效性,他总是顶着一头帅气的白发出现在中国的各大时事现场有一次,他甚至去现场观看了"超级女声"。

当时,一头白发的曹景行坐在观众席上,与现场的氛围格格不入,大家都以为他是某个选手的家长。然而,他此行的目的却是为了切身感受年轻人的综艺文化,探寻这档节目爆红的原因。

这种不惧年龄、勇于尝试的精神,正是曹景行能够始终站在新闻前沿的秘诀曹景行的工作方式不仅体现在他的勤奋上,更体现在他对新闻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诠释上他善于将复杂的新闻事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观众观众们评价他的节目"跟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一样通俗易懂"。

这份赞誉,正是对曹景行独特工作方式的最好褒奖在《时事开讲》节目中,曹景行总是以"新闻大事,我在现场,大家好,我是曹景行"开场这简单的开场白背后,是他对新闻现场的执着追求和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无论是在节目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曹景行都保持着这种对新闻的热情和专注。

六、曹景行的工作方式,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新闻人应有的素质:敏锐、勤奋、求知若渴,以及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闻人的特立独行,也为后辈树立了榜样2020年,73岁的曹景行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这个噩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对这位新闻老兵而言,却成为了他展现生命力的另一个舞台手术后仅休养两个月,曹景行就迫不及待地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他的街头采访他的这种行为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但对了解他的人来说,这再正常不过了。

曹景行一直是个工作狂,即使面对癌症,他也不愿放慢脚步。不仅如此,曹景行还将自己的病痛经历转化为公众利益。他利用自己的治疗经历,开设了一档名为《肠久之计》的科普节目,为大众普及癌症知识。

这种将个人经历转化为公众利益的行为,正是曹景行一贯的作风,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在病榻之上,曹景行也没有停下他的笔他坚持每个月都给《亚洲周刊》寄稿件,无论当月有多忙碌这份坚持,不仅体现了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更展现了他顽强的生命力。

在他看来,写作不仅是工作,更是生命的延续2022年2月,75岁的曹景行因癌细胞扩散,不得不居家休养这105天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长的一次"休假"然而,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没有放弃他热爱的新闻事业在去世前的四天里,曹景行仍在朋友圈不断更新时事新闻。

七、他的朋友们都说,只要刷刷朋友圈,就能了解全世界的大事小事没有人想到,这竟是这位新闻人最后的绝唱2022年2月11日,曹景行永远地离开了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新闻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新闻事业奋斗。

曹景行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与疾病抗争的勇气,更是一个新闻人对职业坚守到底的写照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新闻工作者曹景行的一生,是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的写照从知青到大学生,从编辑到主持人,再到教师,他在每个岗位上都追求卓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不是障碍,热情才是动力。31岁高龄考入大学,51岁创办爆红节目,60多岁还组织学生探索南极,曹景行用行动证明,只要保持对新闻的热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绽放光彩。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然保持着对新闻的敏感和热爱临终前四天还在朋友圈更新新闻,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学习曹景行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新闻人他的离去,不仅是中国新闻界的损失,更是每一个热爱新闻的人的遗憾。

但是,他点燃的新闻之火,必将永远照亮后来者的道路让我们记住这位新闻老兵,传承他的精神,继续在新闻的道路上前行曹景行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用热情和专业精神服务社会,传播真相。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