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开发网站(优秀学科组建设经验交流(五):共建•共享•共成长——鄞州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思路(刘少龙))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9-17 阅读(5)

教师简介

 刘少龙,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鄞州区骨干教师2002年步入教坛,长期致力于语文公益事业建设,2002年至2017年,曾开发建设面向全国的大型公益教学网站“我爱语文”(暂停),力求推动全国语文学科教研互动,产生较大影响。

倡导合作共享型教师团队建设,主张教师全方位互助合作,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教研组建设良性发展当前正在以“生动语文课堂生态建设”为抓手,同全组老师联合展开各项学科教研工作长期钻研写作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学生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学生参与国、省、市等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获奖颇丰“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就学生生命成长,这就是我的终极教育追求01课件资料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2课程视频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共建·共享·共成长鄞州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思路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鄞州高级中学教研组长刘少龙,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能代表鄞高,阐述我们的教研组建设思路和实践情况我们的语文组是一个和谐团结又有着独特文化内涵的集体。

由于今天话题是“教研组建设”,那我接下来就专项谈谈我们组“共建·共享·共成长”的建设理念和实践习总书记说:“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教育领域应怀着共建共享思维,提供更优质的校本教学资源,创新合作共享途径,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其实很多著名学者都非常推崇合作型教研组,教研组合作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现实情况中真正能落实并行之有效的并不多形式主义和单打独斗情况还是很常见鄞高语文组的“共建共享”主要是从制度规范、学科资源、课程建设、活动组织、专业发展和团队文化六大板块努力,力求打造一个教师成长的共同体。

一、共同建设制度规范制度是保证学校运作的基本规范,教研组的发展也需要明确具体的制度保障教研组要同心协力共同商讨建设组内一套制度规范,做好教研组发展的顶层设计今年1月份,我们组在过去十几年实践基础上,通过全组共同讨论协商,推出了最新版的《鄞州高级中学语文组学科建设纲要》。

这份纲要,共一万多字,从常规工作、学科研究、发展方向、课程建设、活动建设、资源共建等方面,详尽阐释了我们组实践方案这些纲领性要求,都是我们组合作探讨共同建设的成果,为全组老师教学工作厘清了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这是我们组发展的制度保障二、共同建设学科资源一个教研组如果散漫无序,常常有以下表现:教师单打独斗,各自搜集教学资源,教师间重复劳动;资源利用缺乏累积效应,整体教研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集体备课往往沦为形式。

因此,真正合作型的教研组,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优质学科资源积累其中不仅包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来的资源,更多的应是学科组成员共同努力,分工协作开发出来的特色资源,并且形成累积效应,让大家共享成果,并能不断优化发展,成为教研组日常工作的超级资源库。

如果依靠单打独斗,肯定效率低下,劳动重复严重即使偶尔有一枝独秀,也不能算得上优秀的教研组团队(一)云盘共建由于我从2002年起,就开始钻研网络建设,并且经营了十五年的公益语文网站“我爱语文”(特殊原因暂停)。

因此我个人有较为丰富的网络建设的经验,所以去年底,我动员了全组老师,启动“云盘共建”计划在学校云服务器设置语文组专项云盘,分门别类进行各项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教学优质资源整合和重建,突出累积效应主要板块如图所示:基础资源、阅读写作、集体备课、教研中心、课程建设、学生活动、学科文化。

这个云盘,不仅是资源的优化中心,也是全组的网络之家每个板块和细分项目均一人负责,全员参与共建基础资源板块:存放开发的语文基础知识类资料,例如读音字形、成语等,这部分由我负责我花了几个月时间,把《现代汉语词典》整本书梳理了一遍,编辑成了《常见易错读音》《常见易错字形》《常见易错成语》等校本资料。

整理汇编后就成为全组共同分享的劳动成果并且可以在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丰富其他还有文言文专项、传统文化经典等栏目,都有人牵头负责整理汇编,由全组校对完善阅读写作板块:这里专门建设阅读写作相关资源以第一个“阅读课程”栏目为例,我们学校每个年级每周都要开设专题阅读课,每个老师都在根据教研组和备课组计划,开发相关的细分阅读课,精品课例将被保存在此,共享给全组。

集体备课板块:按照年级来分项目,每个年级里每篇课文和专题课,每年进行组内优秀课例筛选,并分类存放,这样不断积累和发展全组共建,同时共享劳动成果同课异构等公开课活动,我们会侧重一些薄弱的篇目,使得集体备课课例等资料快速完善和丰富起来。

 教研中心板块,均是一人负责,全员共建每个栏目,都会整理和存放相关的档案,相当于语文组教研信息网络档案馆除此之外,还有课程建设、学生活动、文化建设等板块,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二)“无门图书馆”共建除了“云盘共建”,还有“无门图书馆共建”。

我从图书管理、图书采购、图书利用、网络资源四方面简要说说如何共建图书管理:语文组李必能老师担任图书馆馆长组内全员参与管理图书语文组负责建设国学室、整本书阅读专柜、宁波作家书库等项目整体的图书馆管理,语文组全员参与共建,大量教研活动,均在图书馆中进行。

图书采购:每年学校拨出资金,由语文组共同商讨采购书单,派代表前往新华书店洽购并且邀请了新华书店入驻,图书综合大楼三楼整层由新华书店建设图书利用:语文组全员坚持高一至高三不间断开设阅读课,充分利用无门图书馆资源,来开展各项课程。

网络资源:语文组协同学校进行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工作,并与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合作,以便捷获取宁波数字图书资源三、共建学科课程有关于我校课程体系具体内容与特色,不在这次话题范围,而且上次已经向省里做了相关汇报。

今天我仅谈谈我们的课程是如何体现“共建共享”理念我们语文组课程从性质和特点上可以分为:国家必修、校本阅读、国家选修、校本选修、还有每年新开发的教师特色课程具体细节不赘述,以下举几个最新的共建共享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在教研组协调安排下,根据教研计划,高一备课组于2019年9月开始共建“古诗文作家作品阅读课系列课程”。

这个系列课程是贴着高一必修教材进行设计开发的例如我针对教材中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课,开发了《李清照专题阅读课》和《声声慢欣赏课》,前者带领学生了解了李清照的一生及其作品,挖掘其人生经历中的精神财富,陶冶学生情操。

高一备课组全员共建这个系列课程,各自选择了任务来开发目前这个系列课程已经开发完成并全部授课完毕 这里每一节课都是由老师用心开发的精品公开课,全部纳入到云盘资源体系中通过全组老师共同努力,我们就有了较为完整的精品系列资源,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第二个例子,这是高一备课组上学期至今,开发的“高一论述文写作启蒙系列课程”也已经开发完毕,当前已经授课过半第三个例子,这是高一备课组上学期至今,开发的“高一诗歌鉴赏启蒙系列课程”已经开发完毕,计划四月底授课。

  四、共同建设语文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分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两大块(一)学生活动我校语文组承办的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有的每年一届,有的轮流进行重大项目均是一人负责,全员参与共建例如我校每年的古诗文吟诵大会,是我组省级特色课程,主负责人楼一家老师,在古诗文吟诵方面有着非常的造诣,享誉省内外。

举办一次大会,需要全组通力合作,再加团委号召组织这个盛会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活动中的标志性文化活动另外还有寻找失落的说书人活动等等,在全组共建之中,传承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二)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如文化活动、教学考察、刊物编辑等等,也是一人负责全员共建。

 例如,2019年我们主办宁波市基础教育行动项目——“新课程新语文新学习”研训活动,主要由我牵头负责当时我列出了详细工作清单,每个细分工作责任到人,全员共建这项工作和我们的共建方式也得到了褚树荣老师大力肯定。

 五、共同助力教师发展为了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发,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全组力量,共同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制度保障首先是“传帮带”制度,这是我们组一贯的传统组内名师带徒结对,点对点培养通过这个制度,近两届宁波市特级教师带徒活动,我校共有近十位年轻教师考进,受到宁波市特级教师精心培养。

 其次,语文组动用各种资源,邀请大量专家和特级教师名师等来我校讲学和教学指导例如参与新教材试教,得到了胡廑老师和黄华伟老师的悉心指导,给我们教学工作廓清了迷雾另外,褚树荣老师是我校陈文娟老师的特级老师,常常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

大量专家的倾情相助,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极大推动了我校教研活动进程 再次,通过具体的教研任务驱动,让大量年轻教师走上前台,在专业成长方面更快速成熟如图是我校“生动语文”教研课题的演讲报告场景,史超老师、方依德老师、丁卓斌老师等,在相关课题研究方面颇有心得。

另外,我们组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年轻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磨炼组内成立以教研组长为首的智囊团,参与教师公开课、竞赛课等研课、磨课等工作共同帮助老师在磨课比赛中快速成长起来另外还有年轻教师讲坛总之,在教师发展方面,我们力求全员参与,共同助力。

六、共同建设团队文化 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应该有共同的愿景与和谐的氛围自2014年我校创办以来,我们组一直以“立德树人,成就生命”为教育终极追求,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的生存与成长,促进社会生命的全面发展,不断塑造生命的独特和个性化,从而成就生命成长和价值实现。

这是我们全组老师共同秉持的教育理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团结协作、和而不同,这是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和谐氛围,是我们组一致尊崇的团队文化共建共享方能共同成长,我们十分期待各位兄弟学校老师,各位学术专家,莅临指导!谢谢!。

浙江高中语文公众号·栏目简介“教师”栏目:侧重教师个人成就“学科”栏目:侧重教研组建设“活动”栏目:侧重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欢迎浙江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投稿,投稿邮箱:zjgzyw2020@126.com撰稿:鄞州高级中学    刘少龙

责编:孙凯灵     肖伟终审:欧阳凯     李莉

浙江  一线  切实  新颖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热文链接优秀学科组建设经验交流(四):课堂转型——元高语文备课组建设(杨建国)优秀学科组建设经验交流(三):基于“养正语文”的教研组特色化建设优秀学科组建设经验交流(二):学跨中西 传承经典——杭外语文教研本色

优秀学科组建设经验交流(一):深耕传统文化 厚植发展根基(白龙飞)2020高考前瞻与备考(五):作文命题方向的窥测(毛刚飞)2020高考前瞻与备考(四):网络教学背景下对高三复习策略的思考与实践(孙乐静)

2020高考前瞻与备考(三):古诗文阅读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杨仕威)2020高考前瞻与备考(二):现代文阅读,我们能做些什么?(周康平)2020高考前瞻与备考(一):高考语用题的变与不变(金瑞奇)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