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半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齐齐向一款手机游戏“开炮”,直指腾讯公司开发的爆款手游《王者荣耀》“坑害”了未成年人,网友对此齐声叫好表面上看《王者荣耀》是成功的,它目前已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的游戏,游戏注册用户破2亿。
可由于注册用户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在这样的成功背后,潜藏着深深的隐忧
腾讯手游《王者荣耀》被人民网怒怼一事,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就在7月16日,央视也指名《王者荣耀》,认为手机行业应该为净化游戏环境、指引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起到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尽责,就要追责”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播出了这条关于手机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新闻《联播》认为,国内的手机游戏运营商并没有认真执行文化部于2010年所颁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条例,而大部分的手机游戏,除了在开始界面会有几行文字提醒之外,根本就找不到设置消费限额、限制游戏时间的选项。
而如果缺乏这些相应的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根本就无从谈起另外,《联播》对《王者荣耀》不断更新的“防沉迷”系统同样提出了质疑《联播》最后得出观点,认为设计合理的防沉迷保护机制,不能光靠一两家游戏企业自愿自觉的行动,这是整个手机游戏行业的责任。
没有尽责,就要追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防沉迷”措施落到实处《联播》的这一观点,实则向国内整个游戏行业摆明了态度,即游戏行业需要为防青少年沉迷、净化游戏环境甚至是整顿社会风气负责“没有尽责,就要追责”八个字将游戏行业再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王者荣耀》该怼 整改前的《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缺少未成年人用户防护机制此前有媒体报道,一少年玩《王者荣耀》偷父母的钱花5万块买皮肤装备;更有甚者,由于父母的阻挠,一男孩从高楼跳下有人也因此痛斥《王者荣耀》是“王者农药”。
“抢”回孩子才是关键 针对《王者荣耀》存在的问题,腾讯已出台最严“防沉迷”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同时,针对游戏中不符合历史的人物,也作出了整改有错就改是好的,但是除了《王者荣耀》,市场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游戏,是不是每一款都能做到依法依规?同时,被强制远离了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童年,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7月3日,《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通过腾讯游戏官方微信平台等发布了一封公开信,“我们去节制未成年人玩游戏,并不是要放弃什么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建设这是作为《王者荣耀》的父母的我们,需要为情感与价值观,必须去做的建设。
”但愿整改后的《王者荣耀》真的像这位制作人所说的这样,传递出正能量的价值观同时社会、学校、家长也应该齐心协力,从监管入手、从教育入手、从陪伴入手,真正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