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当地时间2月21日发布声明,解雇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莉萨 弗兰凯蒂。赫格塞思还表示,空军副参谋长詹姆斯 斯莱夫也已被解雇,并且他正在 请求提名 陆军、海军和空军的总法律顾问,暗示他们将被替换。
赫格塞思称,在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国防部正在落实新的领导层,将军队专注于其核心使命,即 威慑、打击和赢得战争 。
美军 参联会主席 突然被裁
据央视新闻,当日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 真实社交 上发文称,解除查尔斯 布朗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职位,并提名空军中将丹 凯恩为下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朗普还称,已指示赫格塞思额外征集五个高级职位的提名,将很快公布。
查尔斯 布朗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一职是美国法定最高级别的军职,为美国总统、国防部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土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布朗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担任这一职位的黑人军官,原本预计他将在2027年9月完成四年任期。
特朗普没有具体解释他决定替换布朗的原因。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向布朗40多年来为国家的服务表示感谢,称其是 绅士和杰出领袖 。特朗普将凯恩描述为 优秀飞行员、国家安全专家、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在跨部门和特种作战行动中经验丰富的 战士 。
据财联社,布朗本人似乎对特朗普突然的解雇毫无准备。在特朗普宣布这一消息时,布朗正在出差,而就在特朗普发推文的几个小时前,布朗的官方X账户还刚发布了他在美墨边境会见打击非法移民的部队的照片。
布朗出生于1962年,是美国空军四星上将。他在2020年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中出任空军参谋长,2023年经时任总统拜登提名,担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履职仅16个月。
此前,美国媒体就曾传出国防部将进行大规模人事变动的消息。有知情人士称,赫格塞思可能解雇6名以上将官,旨在清除被认为过于 政治化 或与前任防长奥斯汀关系密切的五角大楼高层官员。
特朗普提名 新人
曾多次被 点名表扬
据红星新闻,特朗普新提名的新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凯恩并不是现役军官,他已于去年年末退役。同时,他仅是一位 三星中将 而不是 四星上将 。
1990年,凯恩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获得经济学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他又在美国军事大学获得空战专业硕士学位。此后,凯恩相继担任过多个职位,如农业部部长特别助理、白宫国土安全委员会反恐专家。他还参与过多个高度机密情报与特种作战任务,在美国国内外执行任务。
2021年至2024年,凯恩担任中情局军事事务副主任,以及该机构与五角大楼之间的联络人。在担任空军军官的同时,凯恩还在2010年创建了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投资、国防、房地产和能源的企业 凯恩集团。
军事履历方面,凯恩曾在2009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空军国民警卫队的兼职成员,他还是一名有着150小时战斗驾驶经验的F-16战机飞行员。
一般来说,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都曾领导过作战指挥部或是某一军种的高级指挥官。比如,刚被解职的布朗,在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之前就已经是美国空军上将,另一位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马克 米利则是陆军上将。
《纽约时报》称,鉴于凯恩已经退役,他必须先回到现役,参议院才能就他的提名召开听证会。一名国会助理指出,总统在提名时有一定的自由度,目前暂不清楚凯恩是否能获得国会一定程度的豁免。
有分析认为,凯恩的晋升之路 不同寻常 ,他很受特朗普青睐。两者的 缘分 还要追溯到2018年,当时的凯恩就给特朗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特朗普早就在2018年两人第一次在伊拉克见面后,就记住了这个 敢说 的军人,并在后来多次 点名表扬 他。
在2019年的一场会议上,特朗普首次公开回忆了自己与凯恩在伊拉克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当时他告诉我,他可以在一周内击败 伊斯兰国 。 特朗普回忆称,自己当时震惊地问他: 只要一周吗?其他人都跟我说要两年! 特朗普说,当时的凯恩告诉自己,现在的行动只是从一个临时基地入手打击,但如果可以的话,其实能从多方位同时发动打击。 他当时还告诉我,他远在华盛顿的上级不听他的意见。 特朗普称,凯恩说自己是第一个征求他意见的人。
在5年后的另一场会议中,特朗普再次提及此事并表扬凯恩。不过这次特朗普回忆称,凯恩承诺的是4周内击败 伊斯兰国 。特朗普还补充称,当时凯恩戴上了一顶写有 让美国再次伟大 字样的帽子。根据规定,美现役军人不得穿戴有政治意味的服饰。后来,凯恩告诉助手,自己从未戴过写有 让美国再次伟大 的帽子。
编辑|孙志成 杜波
校对|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财联社、红星新闻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