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南方+是怎样推荐新闻的?)

wufei123 发布于 2023-11-20 阅读(466)

转载自公众号南方日报,ID号:NF_Daily

2015年10月23日,南方+客户端正式上线短短半年间,不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业同行来到南方传媒大厦B塔南方+的办公地参观人们来到南方+,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们是怎么做新闻的?做新闻,是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

毋庸讳言,南方+就是一群“做新闻”的,是脱胎于传统新闻业的媒体人(我们自认是媒体人中的好手)南方+做新闻的原则很简单:相信技术,积极拥抱新技术,但首先相信编辑;尊重需求,但首先尊重价值在算法推荐大行其道的今天,南方+通过“智能抓取+编辑推荐”,力图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用户。

南方+的方法论智能抓取+编辑推荐首先,我们一点也不想浪费用户的时间南方+内容中心刚组建的时候,编辑们就向产品中心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新生的客户端,我们的用户每天会打开客户端几次?每次在客户端停留的时间多长?。

产品经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用户调研这样回复我们:新用户平均每天打开客户端停留的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于是编辑们确定了这么一个更新原则:首页滚动两屏有3条以上内容是用户必点的南方+首页瀑布流每屏容纳信息约6条,两屏也只有12条。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千奇百怪的用户,谁敢说12条信息中必然有3条信息是用户必点的?上至总裁、首席执行官,下至普通编辑,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客户端如果某一时段发现首页信息的排布达不到“滚动两屏有3条以上必点新闻”,任何一个人都会在工作群里直截了当地说:不好看,请调整!。

另一方面,通过对后台数据的监控,编辑知道哪些稿件不符合用户需求,并对标题和排序进行调整经过半年的运营,南方+已经找到了一些诀窍我们一直在调整信息抓取的范围,观察用户,训练编辑和记者遵循我们的价值和用户的需求去工作。

在现阶段,我们摸到了用户的“刚需”现在,南方+用户平均打开时间提高至9分钟/次,说明我们的推荐方式是能留住用户的为什么我们仍然相信编辑且最相信编辑?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媒体APP主要有两种推荐机制:一是“PGC+ 算法推荐”,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一是“UGC+ 关系链推荐”,如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读读日报。

尽管技术大拿们对算法推崇备至,但算法的不足却被谈论得越来越多首先,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都是对算法结果的确认,一旦算法认定你是A,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只能是A,而人是无限复杂的,甚至很大一部分“自我”就连自己也意识不到。

算法只能机械地满足“本我”最浅显的那部分需求,而无法构建“超我”,禁锢在算法中、沉沦在个人兴趣中的用户,就像作茧自缚,无法实现自我突破其次,基于用户点击数据的算法,无法敏锐把握那些深刻影响社会的议程,比如对于台湾寄出世卫大会回函,秉持“一中原则”一贯立场,算法无法解读出其重要含义和影响(“这是什么鬼”)。

正因为如此,许多类似的重要社会议题不会出现在用户的页面上而“UGC+ 关系链推荐”的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其内容质量主要由用户个人社交圈的质量决定,同时这种模式会导致中心化问题的出现,即最终的话语权落在少数大V手中。

南方+的推荐方式是“智能抓取+编辑推荐”这种模式下,内容质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抓取范围,二是编辑意识依托南方报业全媒体采编一体化平台,南方+每天从海量信息中抓取较有价值的部分,再由专业编辑进行筛选、推荐。

当然编辑的推荐并非一意孤行,通过数据反馈观察用户的反应,并及时对推荐作出调整在算法当道的时代,南方+依然“异常”相信编辑,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一个优秀内容工作者的价值显然,对于编辑来说,在南方+工作比在其他强调算法的平台工作成就感要强得多。

首先他能根据自己的判断从海量的信息中择取他认为有价值的,并对其进行加工呈现在首页上;其次他可以拿出“订单”,让南方报业最优秀的记者根据订单生产内容产品;还有,高级编辑对页面的排版,体现了一种风格化的价值观,这是在算法类客户端绝对没有的权限。

当然,要享受这些成就感,编辑必须经过足够的训练,首先证明自己的能力。

我们做到了什么?高效、准确、风格突出高效:跟“头条”们相比,南方+的更新量不大,首页每天更新180条左右尽管我们可以做到海量更新,但我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主动提高了南方+的门槛南方+的首页包含了当日所有必读新闻,每天无论哪个时段打开南方+客户端,都有该时段最热门的必读文章,同时,我们会根据每个时段用户不同的需求调整首页的风格,比如中午时段用户会看到一个很精品的服务文章专区,而夜晚时段我们会注重筛选精品的娱乐文章(感谢南方报业多样化的生产能力,这些内容我们从来不缺);。

准确:通过编辑筛选,我们过滤冗余信息和虚假消息2016年5月5日晚,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仲伟在家中被人用刀砍伤,生命垂危这一事件立即引发全国关注当晚,《南方日报》记者赶到医院守在手术室外与此同时,各类消息开始在自媒体上散布,在数十名医生轮番上阵抢救陈仲伟时,一些新闻平台上已经流出所谓“陈仲伟去世”的消息。

南方+编辑一直和前方记者保持连线作为机构媒体,我们有值得信任的记者和编辑南方+可以自豪地说:用户可以在南方+上最快看到真相风格:我们深刻地懂得,风格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风格即人,即灵魂,风格是原创,是议程设置,是话语创新,风格即品牌。

从文章的筛选推荐到首页排序,南方+贯彻了较强的编辑思路,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就是南方所推崇的内容价值南方+的价值观有用即价值在网络时代新闻价值的“标尺”是什么问题上,形成“技术流”和“专业流”两种路径。

“技术流”认为算法至上,而“专业流”是由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进行筛选,通过专业的判断,在海量的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展现在读者群体的面前“专业流”这种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不一定是读者个体本来就感兴趣的,却是对读者群体有用的信息。

通过人工的介入,对“技术流”在展示上过分强调个人属性忽略了社会属性这种趋势作为纠偏,这是“专业流”在新闻价值观上突出“有用”标尺对于内容展示的意义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筛选和翻译有意思的是,当新老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于算法的崇拜时,编辑又回到了Twitter的办公楼。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Twitter因为使用的算法无法读懂年轻人所使用的标签的含义而遭到投资人质疑其用户增速减缓为了挽救这一局面,董事会邀请早前被炒掉的Jack Dorsey回归Twitter而Jack Dorsey在出任CEO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Twitter上推出了一个新功能——Moments。

新推出的Moments实质上是一个新闻聚合功能与以往借助算法筛选信息的方式不同,Moments通过人工编辑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形成当天热点事件的整合推送除此之外,Moments还将与某一件事情相关的推文、图片、视频等资源整合到一起,让用户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

虽然Moments与微博的热门话题功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Moments与微博的“热门话题”之间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Moments推送的内容是经由专门的编辑进行筛选、组织后产生的为了提高筛选内容的精确度,Twitter在启用自家编辑的同时,还联合了华盛顿邮报、BuzzFeed、纽约时报、Vogue等多家合作伙伴。

作为无数次被技术流宣判“完蛋了”的传统媒体人,我们一直困惑于一件事:编辑失去价值了吗?如果这是真的,为什么我们能一眼看出台湾寄出世卫大会回函的深远影响、知道spaceX成功回收火箭是划时代的、在美联储宣布不加息的当晚激动难眠查阅各类相关文章,而万能的算法却对此毫无反应?打个赌,我的朋友圈比算法们推荐给我的文章要精彩一万倍,无他,因为我的圈子充斥着内容产业的佼佼者——一群早已被宣告“完蛋了”的记者编辑们。

南方+就是这样一群顽固的内容工作者,我们在这个行业里浸淫多年,我们按捺不住心头的冲动,要把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最有趣、最能让人欢笑和流泪的事统统告诉我们的用户在发现好内容方面,没有人能比我们更棒而算法,暂时也不能。

新闻仍是议程设置的重要载体有人说过一个笑谈:“在人面前都不好意思打开那个‘很懂我’的客户端了”在这一点上,南方+编辑至少可以保证:我们决不会向用户传播那种他羞于给自己子女看的内容,我们推荐的内容用户可以放。

心且自豪地转发到朋友圈当算法重复强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转移,将导致全行业在公共话题新闻生产能力的薄弱,更多令人尴尬的内容充斥在展示端上,恶性循环无法避免议程设置理论奠基人、著名传播学学者唐纳德·肖教授指出,社会是由“垂直议题”和“水平议题”两种议题结合组成的坚固的,垂直议题是指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共同关心的大众话题,比如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议题则是指社会某一阶层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互联网论坛上形成的各个由兴趣凝聚的讨论组,有人关心汽车,有人关心房产。

只有当垂直议题和水平议题共同发挥作用时,才能编织成为一个坚固稳定的社会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讨论极大地分散了人们对于垂直议题的关心程度,而强化了公众对水平议题的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媒体强化“垂直议题”的设置,使公众重新关心和讨论大众议题,对凝聚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网络传播时代,算法可以提供人们“感兴趣”的新闻,但仍然需要依靠具备专业素养的媒体工作者提供“有用”的新闻,让有用的新闻突破无用信息的重重包围,通过人工的介入,对“技术流”在展示上过分强调个人属性忽略了社会属性这种趋势作为纠偏,这是“专业流”在新闻价值观上突出“有用”标尺对于内容展示的意义。

更有用,更有价值只要人还生活在社会中,就无法拒绝增强自己的社会功用;而作为机构媒体,南方+也无法拒绝履行社会责任确实在兴趣和个性之外,南方+秉承了南方报业一贯的价值观——我们希望传递那些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有价值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南方+的口号是“创造更多价值”经过半年的尝试,我们发现我们确实可以这么做这首先是因为,南方+不是新闻的抓取平台,我们是一个内容生产机构今年3月23日,南方+2.0版本上线,同时推出了“直播广东”互动传播平台。

南方+客户端首席产品官袁丁说,直播广东不仅是报道平台,让用户都能身临其境进入新闻现场,同时也是一个连接器,连接产业、连接城市,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可以通过“南方+”的平台分享资讯、创造价值因为我们是内容生产机构,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值得信任的记者会带着南方+的眼睛进入现场,而不用等别人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在深圳滑坡事故中,南方+是所有媒体中报道最快、最权威的;因为我们是内容生产机构,我们能深入城市的肌理感受其脉搏,在“直播深圳”这组报道中,我们能进入深圳最牛最快的企业,请深圳“最帅创业总裁”刘自鸿当南方+的直播员;因为我们是内容生产机构,我们与用户(即过去的读者)之间本来就存在一定的社会联系,这为我们开展互动活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作为机构媒体,在连通舆论场方面,南方+有天然的优势。南方+即将上线的一些功能,将让用户参与对政府服务的点评。通过新闻这个接口,用户将便捷地享受各种服务,甚至参与重大项目的推进和政策的制定。

南方+的进化论让技术成为人算法和人工能形神合一吗?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Twitter、Instagram、Snapchat和YouTube这样的大平台陆续推出了各自的精选功能,即通过人工编辑,从大量图片和消息流中筛选出最好的内容推送给用户。

YouTube使用的是 Storyful的人工编辑来核实爆炸新闻的真实性,然后发布在新闻室的专栏页面Twitter 也在构建一个叫 Lightning 的项目,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优质的内容整合成专题放到客户端的搜索栏。

这些公司聘用的很多都是新闻记者或曾经的编辑,并依靠他们在新闻领域的经验,来决定当某个大事件发生时,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推送给用户,以及哪些内容应该被过滤掉正是依靠人工的作用,这些平台算法筛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信息推荐的效率,从而提升用户的阅读效率,以保证在新闻大战中占得先机。

无论是算法的高效,还是人工编辑的准确,最终的选择都取决于平台的定位作为新闻聚合类应用和大社交平台,如洪水般泛滥的信息无疑会让用户无所适从,依靠纯粹人工的筛选不现实,这也是各头条类应用强调算法优先的必然选择。

而南方+、澎湃新闻等应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明确受众定位,且平台内容均以原创为主,实行有限发布策略,此时人工编辑对内容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纯粹的算法推荐机制只能关注到用户以往的阅读行为,发现和跟踪已经发生的热点,而人工的介入可以主动选择话题、策划和营造热点。

南方+在近期策划的直播东莞、直播深圳等报道均成为热点话题,这也说明人工介入在移动端媒体时代仍可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至少在现阶段,抓取应当为编辑服务人工的回归给人类带来一丝希望,但从另一方面看,算法虽然不会取代人工,但却帮助人类大大提高效率。

以美国目前最成功的两大新闻资讯分发平台赫芬顿邮报和Buzzfeed为例,两大平台均十分重视技术的作用赫芬顿邮报的技术人员自建的内容管理系统起了第一道内容筛选的作用,可以从平台每天发布的6000到10000篇原创文章中快速捕捉到其中10-100篇潜力文章,推荐给编辑筛选和推广——这一模式与南方+不谋而合。

让技术为人服务,乃至让技术成为人,将是南方+这样的有限资讯类客户端发展之道实际上,自上线发布后,南方+的技术团队也在不断优化稿件的抓取和推荐机制,以帮助人工编辑更高效和更精确地选择新闻以2016年4月为例,南方+客户端发布的一万多篇文章中,来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文章占了将近一半,这些均为集团自生产的优质内容,依赖于编辑从集团稿源做出筛选。

而南方+编辑后台的内容池,也早已从原先的集团各部门稿件库扩展到更多合作媒体目前,南方+技术部门的算法程序可实时跟踪国内主要新闻网站和社交平台的热点,并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画像,协助编辑发现热点和选择文章而随着内容池的不断扩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技术平台对文章的初步筛选和推荐将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更加细分和精确,以提高编辑人员筛选和推荐新闻的效率未来南方+将根据24小时内互联网热词,自动向编辑推送从互联网采集的热点线索和相关新闻,便于内容人员有效追踪有价值的新闻。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河南中青旅行社综合资讯 奇遇综合资讯 盛世蓟州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 游戏百科综合资讯 新闻6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