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平台金融企业最新动向拆解:整改落幕,挑战依旧

wufei123 发布于 2023-12-01 阅读(414)

原标题:头部平台金融企业最新动向拆解:整改落幕,挑战依旧

正如《经济观察报》所报道,“始于蚂蚁,终于蚂蚁”历时两年半,备受关注的平台企业金融整改随着蚂蚁集团大额罚单的落地也终于结束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共同发布新闻称,2020年11月以来,从依法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金融管理部门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

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从2021年4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的平台来看,涉及整改的头部涉金融业务平台除了蚂蚁集团、腾讯集团外,还有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科技、携程金融等12家平台金融企业。

如今,靴子落地,一个新的时期也在逐步打开那么,这些平台金融企业目前及后续又将如何?随着财报季的来临,或许可以从部分企业金融平台的最新数据以及相关动向中去寻求一些端倪01蚂蚁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利润为132亿元,罚单落地后动作频频。

8月10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阿里巴巴季度收入为人民币2341.56亿元,同比增长14%根据财报,2023年一季度,蚂蚁集团为阿里巴巴利润贡献了6.02亿美元。

由于阿里财报延后一个季度计入来自蚂蚁集团的投资收益,因此此次财报披露的是蚂蚁集团今年一季度的财务贡献若按阿里巴巴在蚂蚁集团以33%的股权占比计算利润分成来推算,蚂蚁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为132亿元,较2022年一季度的113亿元增长约17.4%,不过仍低于2021年同期的136亿元。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7月份监管机构宣布对蚂蚁集团处以的70.7亿元罚款影响,尚未反映在阿里巴巴对蚂蚁集团的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益中此外,在蚂蚁集团此前的回购中,阿里巴巴表示蚂蚁集团继续为阿里若干业务的重要战略伙伴,因此决定不在该次拟议回购中向蚂蚁集团出售任何股份。

值得关注的是,超70亿元人民币的重磅“罚单”后,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动作频频先是股份回购7月8日,蚂蚁集团对外宣布,为补充员工激励池以持续吸引人才,同时为进一步满足股东对流动性的需求,将以自有资金回购现有股东的部分股份,回购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7.6%。

拟议股份回购价格代表蚂蚁集团估值金额约为5671亿元人民币(约784.8亿美元)随后,阿里巴巴官宣蚂蚁集团不超过7.6%的股份回购议案已获股东大会批准,同时表示公司已决定不出售所持股份然后是人事变动7月14日,原重庆银保监局(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公告显示,核准金晓龙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蚂蚁消金”)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由此,金晓龙成为蚂蚁消金的第二任“掌舵人”蚂蚁消金董事人员名单也随之出现新一轮调整7月21日,蚂蚁集团则宣布国际业务组织升级,任命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杨鹏为蚂蚁国际事业群总裁,向董事长兼ceo井贤栋汇报,蚂蚁国际原总裁赵因个人家庭原因卸任这一职务。

当然最受关注的是重启上市对此,有接近监管的人士分析称,蚂蚁集团重启IPO一方面要合法合规,另一方面企业也会根据自身内部情况和外部市场情况来作判断从近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短期内,蚂蚁重新上市的可能性不大02

腾讯:金融科技收入预期乐观,探索消费贷款和在线保险服务的机遇8月16日,腾讯控股2023年二季度财报即将出炉根据机构预测,腾讯将延续一季度的增长态势,二季度营业收入、Non-IFRS归母净利润有望持续健康增长。

其中, 作为腾讯核心业务板块,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恢复两位数增长根据华安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预计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16.7%,环比增长1.2%国信证券的预期更为乐观,预计该板块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9%。

相关分析称,居民出行和消费活动逐渐正常化,线下消费的复苏带动腾讯金融科技业务重回快速增长一季度时,腾讯云增速回正且毛利率显著提升,腾讯企业服务业务也开始贡献新收入腾讯最新发布的一站式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即MaaS(Model-as-a-Service)也有望为云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监管方面,腾讯方面披露,已完成了对财付通的自查和相应整改工作,并提升了支付业务的合规经营能力财付通成立于2006年,是腾讯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微信支付、QQ钱包等为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腾讯表示,期待在支持性监管框架下推进业务发展与创新。

在今年一季报中,腾讯曾披露,依据新的监管框架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更紧密的合作,探索消费贷款和在线保险服务的机遇招商证券认为,后续金融科技业务监管进入常态化阶段,预计腾讯将在合规及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探索金融产品相关业务。

03陆金所:预计第一季度将恢复盈利,但盈利水平会更加低迷陆金所控股中国平安集团的联营公司,已在纽交所及港交所双重上市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财年,陆金所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81.16亿元(8639.4百万美元),实现净利润为87.75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累计服务约1900万名借款人,同比增长12.9%;赋能的零售信贷余额达人民币5765亿元,其中第四季度新增贷款规模为778亿元对于2023年的经营情况,陆金所控股联席CEO计葵生在今年3月13日的电话会议上曾表示,虽然由于U型复苏速度的不确定性,目前无法提供2023年的详细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复苏速度以及与信用增级机构谈判的结果,但公司预计第一季度将恢复盈利,尽管考虑到其之前描述的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盈利水平会更加低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方面,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容奭在电话会议中也透露:已经基本完成了整改,行业将进入常态化阶段同时,赵容奭还强调,陆金所控股正在争取在香港上市,已于2023年2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提交了A1文件,以引入方式进行双重主要上市。

公司将继续与港交所就上市计划进行沟通从陆金所近年来的动向来看,其整改的主要举措或许就是成立平安消费金融2020年3月末,平安消费金融正式获批,成为当年第一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使得陆金所可以合法承载个人借贷业务,这一步也被视为陆金所解决上市障碍的关键一步。

平安消费金融是陆金所控股的间接非全资子公司,由陆金所及平安保险分别拥有70%及30%的股权目前,陆金所定位于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从业务模式来看,其针对小微企业主的核心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模式包括一般无抵押贷款、有抵押贷款,其通过平安普惠品牌赋能这些贷款。

除该业务外,陆金所还通过持牌消费金融子公司提供消费金融贷款,其子公司为这些贷款承担部分信贷风险;也通过陆金通产品向银行转介借款人,不为这些转介所产生的贷款提供任何资金或承担信贷风险04度小满金融:2022年营收与净利润倍增。

度小满金融2022年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度小满小贷实现营业收入28.98亿元,相比2019年出现倍增,净利润7.27亿元,约为2019年的8.26倍,截至2022年底资产总额238.88亿元,净资产92.8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12%。

资产方面,企业预警通显示,度小满小贷2022年末资产主要是非流动资产中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一项,期末金额为203.25亿元,流动资产主要是货币资金,总量为27.64亿元,负债主要是70.09亿元的应付债券,以及40.51亿元的其他应付款和33.45亿元的拆入资金。

此外,企业预警通披露的度小满小贷现金流量表则显示,度小满小贷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14亿元,现金的期末余额为24.92亿元,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4.72亿元近年来,度小满金融通过金融科技优势,也在不断发力小微。

数据显示,度小满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累计为1800万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授信其中,超过六成是“员工不超过5名”的小生意人,一半的小微企业分布在四到六线城市2022年为小微企业发放超过5200亿元信用贷款。

今年3月,网传“度小满最快将在今年上半年赴港IPO,挂牌主板上市”,此后度小满很快回应称:有关上市传闻不实,目前没有上市计划05京东金融:减少自营转向助贷,即将再度向科创板发起冲击京东金融,确切地说是京东科技的”前前身“。

从2013年开始独立运营,京东科技核心商业模式经历了三次战略演进,即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和数字科技;同时也历经了三次更名,即从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2020年12月,京东数科再次改名为京东科技子集团(以下称”京东科技“)。

具体到业务层面,“京东金条”和“京东白条”是京东科技的主要消费信贷产品据此前京东数科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京东金条实现的科技服务收入26.36亿元白条产品科技服务收入17.94亿元在京东数科当期营收103.27 亿元,金条和白条的业务贡献占了半壁江山。

不过,随着”去金融化“开启,京东数科(现京东科技)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后,京东数科开始减少自营金融业务规模,转向助贷为主此前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京东金条产品余额中,由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6%。

据统计显示,目前京东所拥有的金融牌照有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其中,在小贷方面,根据京东数科(现京东科技)2020年发布的招股书,除京汇小贷外,其旗下还有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3家小贷公司,股权穿透后均由京东科技100%控股,其中重庆盛际小贷和重庆同盈小贷为京东科技发起设立,其余2家为收购控股。

不过,今年6月13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一项行政许可事项结果,同意取消京东旗下京汇小贷的试点资格对此,京东科技方面表示,此次取消试点系公司主动申请,主要是配合监管部门的指导,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贷公司牌照主体最终将仅保留一家。

近年来,屡次传出IPO的消息不过,直到今日依旧没有任何进展但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科技即将再度向科创板发起冲击06字节跳动:发力消费金融,金融布局将逐步深入化2022年5月,字节跳动对旗下多家公司进行改名,由“抖音”替代“字节跳动”成为公司名称核心组成部分。

同年10月,抖音集团上线了新LOGO,并在相关平台完成账号头像更换分析认为,名称调整预示着抖音在字节跳动内部地位的提升同时,对于金融业务的布局,也开始更为直接、更为深入相比其他头部平台,抖音集团的金融布局起步较晚。

2015年,抖音从股票业务切入金融领域,2018年起先后通过收购等方式取得保险经纪、证券投顾、支付、网络小贷、商业保理、融资担保等牌照在2020年抖音加速电商化之后,作为“配套”的金融相关布局也进入加速期。

去年3月,业内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已经在计划布局持牌消费金融业务,并与持牌消金公司洽谈过牌照交易事宜虽然当前仍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但无论是入股还是投资,抖音方面对消金牌照的“渴望”不言而喻今年7月20日,有消息称抖音正在申请基金销售牌照,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了相关测试。

对此,抖音集团相关人士回应称,目前没有申请基金销售牌照,也没有和基金公司进行测试而在今年6月,市场也有传闻称,字节跳动正在以10亿元收购老牌支付公司快钱,并取得线下银行卡收单牌照的全国经营权这一消息对此,抖音集团回应表示,该消息不实,目前只是初步接洽。

虽然都只是传闻,但一切都在证明,抖音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将逐步深入化07美团金融:消费金融牌照,志在必得?美团在2015年就喊出要“打造一个千亿元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但是此后却很少提及金融业务,特别是在监管要求整改后,但是其对于金融的布局却未停止。

从金融牌照来看,目前,美团也已经拿下了商业保理、第三方支付、小贷、民营银行、保险经纪五张金融牌照和其他头部平台金融平台相比,美团的金融业务是先从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主,再逐步向自营发展目前,美团借钱、美团月付以及美团信用卡是美团金融业务的三大拳头产品。

2月13日,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罗湖发布”,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其中提到,推动财信金控湾区总部、美团消费金融公司等项目落地;深化深港金融合作;实施“金融+”战略,建立金融驿站等等。

由此可见,对于消费金融牌照,美团或许也志在必得另外,发力小微也是美团金融近年来的一大动作比如,其推出的生意卡上线一年来服务的小微商户数已突破100万,累计为商家提供了数百万次账单服务、带来超百万闲置资金生息收益。

08滴滴金融:布局8年,并没太大成果滴滴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金融业务,获得的首张金融牌照是保险经纪牌照此后,与招商银行合作发行联名卡、接入支付为司机提供购车分期;设立众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展汽车融租;获得中国人寿6亿美元投资,合作推出保险产品,又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包括车险、意外险、医疗险等多种保险产品;推出由华夏基金提供管理的余额理财产品“金桔宝”;成立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西岸小贷”)。

2019年,滴滴的“金融服务”频道正式上线近日,滴滴西岸小贷50亿ABS债券发行获得反馈据悉,西岸小贷和滴滴月付相关滴滴月付是滴滴金融于2020年底推出的一款“先享后付”的信用支付产品,其产品逻辑与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相似,服务各类出行场景。

彼时,在滴滴已经推出滴滴支付、滴水贷的前提下,月付被视作打通滴滴金融业务闭环场景,培养用户使用自己付费渠道的重要步伐滴滴月付用户协议显示,西岸小贷及其他持牌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依据用户打车买单额度,提供仅限于滴滴平台打车用途的融资服务。

针对整改,2023年1月16日,滴滴官微宣布:整改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历经560余天,滴滴全面整改落幕09天星数科:经营不甚乐观,注销小贷牌照,下架基金业务从小米集团2022年财报中可以看到,天星数科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小米集团2022年财报表示,包括金融科技业务在内的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282亿元增加0.4%至报告期的人民币283亿元,主要是由于电视增值服务、广告业务及游戏业务收入增加,惟部分被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减少所抵销;

互联网服务分部销售成本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73亿元增加9.0%至报告期的人民币80亿元,主要是由于广告业务、电视增值服务及游戏业务成本增加所致,惟部分被金融科技业务成本减少所抵销互联网服务分部毛利率由2021年第四季度的76.1%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71.5%,主要是由于广告业务及金融科技业务的毛利率下降。

小米集团金融科技业务,天星数科是关键角色业务模块来看,天星数科主要包含产业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和个人零售金融服务三大板块不过,从过往报道能够看到,虽然天星数科主要盈利来源还是零售金融板块的小贷、保险和财富代销业务,但其精力大多都花在了产业数字化上。

这一点,在2021年1月,时任天星数科副总裁的赵卫星也曾有所表述在产业数字化层面,天星数科或许取得了质的突破但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小贷以及保险、理财等财富管理业务却有了不太利好的风声据自媒体镭射财经之前报道称,天星数科在年初注销小贷牌照,下架保险产品之后,旗下天星金融又将下线基金业务。

据财新2022年2月报道,天星数科年前计划将900人团队缩减1/3,而原有7条业务线将只保留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主要条线10360数科:2023年继续专注于推动业务扩张和技术创新,并有信心至少实现我们的运营和财务目标。

360数科,现已更名为“奇富科技”目前,该公司还未发布2023年半年报从其2023年一季报能够看到,2023年第一季度奇富科技营收35.992亿元,净利润9.298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9.763亿元;一季度促进和发放贷款总额1094.56亿元同比增长10.7%。

奇富科技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表示:“随着宏观经济的温和复苏,今年以来我们经历了需求的逐步回升,并实现了贷款规模的健康增长,超出了我们的预算目标随着整个季度消费者信心的温和改善,整体风险指标进一步增强此外,我们继续扩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刺激性货币政策和发行更多资产支持证券的帮助下,我们进一步将整体融资成本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在监管方面,吴海生指出,“我们认为政策制定者继续强调经济增长,应该为消费信贷市场和平台经济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虽然我们仍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阶段,复苏的步伐仍然温和,但我们对各项业务改善的迹象感到鼓舞我们将在2023年继续专注于推动业务扩张和技术创新,并有信心至少实现我们的运营和财务目标。

”11苏宁金融:逆势生长,但笼罩在苏宁千亿负债危机中压力很大苏宁作为国内头部零售电商平台,其目前也已手握14张金融牌照,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商业保理、保险代销、企业征信、消费金融公司、基金代销、融资租赁、民营银行等金融牌照或资质。

其中,苏宁金服以及苏宁银行的表现似乎更为亮眼一些近年来,苏宁可谓是债务缠身,负债累累,但是苏宁金服以及苏宁银行却有种逆势生长的趋势公开信息显示,苏宁金服成立于2006年,目前由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而成。

苏宁银行是全国第一家O2O银行,由苏宁云商等多家知名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本40亿元,于2017年6月15日获得由江苏银监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2017年6月16日正式开业但是,苏宁金服、苏宁银行的良好业绩情况能否延续,依旧存在挑战。

毕竟,想要在苏宁的千亿负债危机中独善其身,压力很大12国美金融科技预计上半年亏损100万元-300万元国美金融科技(HK.00628)属于国美金融板块,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除了国美金融科技,目前国美金融已持有包括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多项金融牌照。

国美金融科技(现”盈美信科“)8月10日在港交所公告,集团预期上半年将录得亏损约100万元至300万元,相比之下,2022年同期,集团录得盈利约270万元(相应期间)值得注意的是,国美金融科技的商业保理业务及其他金融服务的经营溢利或最高下降93%。

根据公告,国美金融科技预期本期间将录得由商业保理业务及其他金融服务的经营溢利约人民币200万元至人民币400万元,较相应期间集团经营溢利约人民币2850万元减少约人民币2450万元至人民币2650万元有关期间之净利润及经营溢利减少主要归因于集团确认汇兑损失2440万元,而去年同期录得汇兑收益约人民币600万元。

公司(其功能货币为港元)自2022年下半年起将部分美元存款兑换成人民币贷款给其中国子公司,因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于期内持续疲软,集团产生汇兑损失国美金融科技表示,公司正在落实本集团于本年度之财务业绩公布所载资料仅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对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及目前可得之其他资料作出之初步评估,并非基于本公司核数师已审核或审阅之任何数字或资料而作出。

有关本集团于本期间之财务资料详情,请参阅公司就本年度刊发之年度业绩公布,预期将于二零二三年八月底前发布13携程金融:低调入场,布局亦较为深入和其他互联网平台相比,携程金融业务似乎更为低调,但是其布局却是愈发深入。

携程于2013年正式开展金融业务,其手中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金融牌照不算少,消费金融、小额贷款、保险经纪、保险代理、商业保理牌照等均已被它收入囊中,还有虚拟银行等3张香港金融牌照然而对于携程来说,支付牌照才是最关键的一环。

2020年9月,携程如愿以偿,通过全资收购上海东方融汇,正式获得了央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一张支付牌照,不仅将携程的旅游场景与支付场景进一步结合,并把携程现有的金融业务往纵深处发展,提升用户体验和黏性,携程的底气更足了。

而在近日,携程金融板块又有了新动作消金界报道称,携程对其旗下的携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携程金科”)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金变动:在将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降到7.2亿元之后一天,又将注册资本金大幅度增加到70亿元。

除了注册资本金变动,携程金科还新增了股东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携程网络),新增股东成为了携程金科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8.57%目前,携程金科100%控股的子公司包括两家商业保理公司、一家企业征信公司、一家融资担保公司、两家技术开发运营公司、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从携程金科所持牌照看,既有商业保理,又有企业征信,还有融资担保公司,完全可以在其体系内完成对小微企业的放贷同时,在新晋大股东携程网络下,还有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携程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携程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消金界称,此次携程金科大股东的变动,是携程在对其金融业务板块进行整合,将金融业务都归到携程网络下结语:玩金融,本就是巨头们流量变现的常见手法不布局金融业务,似乎才是暴殄天物但随着整改的开启与落地,想要变现的巨头们也必须审时度势,转变策略。

有人欢喜有人愁面对监管整改要求,有的大厂金融平台在整改落地后,金融板块逐步走上稳健合规的发展之路;有的大厂金融平台却“雷声大雨点小”,虽然也在竭力争取牌照,但是“现实太骨感”,业务似乎很难撑起来从已知数据能够看到,有些平台的金融业务经营情况依旧可圈可点,但是有些平台的数据并上不了台面。

从动向来看,拿牌照、发力小微、谋求上市,也是其中的关键词整改落幕,挑战依旧。新局面已经打开,期待占据绝对优势的大厂金融平台可以开拓更多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