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的介绍
树不同于链表或哈希表,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树分为二叉树、二叉搜索树、B树、B+树、红黑树等等。
树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个有限节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用图片来表示的话,可以看到它很像一棵倒挂着的树。因此我们将这类数据结构统称为树,树根在上面,树叶在下面。一般的树具有以下特点:
每个节点有0个或者多个子节点
没有父节点的节点被称为根节点
每个非根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每个子结点都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
二叉树的定义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即每个节点只能有以下四种情况:
左子树和右子树均为空
只存在左子树
只存在右子树
左子树和右子树均存在
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又称二叉排序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以下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为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根节点的值 若它的右子树不为空,则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根节点的值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搜索树
列举几种Python中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
1.使用类和递归函数实现
通过定义一个节点类,包含节点值、左右子节点等属性,然后通过递归函数实现插入、查找、删除等操作。代码示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
2.使用列表实现
通过使用一个列表来存储二叉搜索树的元素,然后通过列表中元素的位置关系来实现插入、查找、删除等操作。代码示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
3.使用字典实现
其中字典的键表示节点值,字典的值是一个包含左右子节点的字典。代码示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
由于字典是无序的,因此该实现方式可能会导致二叉搜索树不平衡,影响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的效率。
4.使用堆栈实现
使用堆栈(Stack)可以实现一种简单的二叉搜索树,可以通过迭代方式实现插入、查找、删除等操作。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定义一个节点类,包含节点值、左右子节点等属性。
定义一个堆栈,初始时将根节点入栈。
当栈不为空时,取出栈顶元素,并对其进行操作:如果要插入的值小于当前节点值,则将要插入的值作为左子节点插入,并将左子节点入栈;如果要插入的值大于当前节点值,则将要插入的值作为右子节点插入,并将右子节点入栈;如果要查找或删除的值等于当前节点值,则返回或删除该节点。
操作完成后,继续从堆栈中取出下一个节点进行操作,直到堆栈为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由于使用了堆栈来存储遍历树的过程,因此可能会导致内存占用较高。另外,由于堆栈的特性,这种实现方式只能支持深度优先遍历(Depth-First Search,DFS),不能支持广度优先遍历(Breadth-First Search,BFS)。
以下是伪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
以上就是python实现二叉搜索树的方法有哪些的详细内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