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西天取经故事,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传说在《西游记》中,佛道二家频繁出现,两家之争在其中,也处处可见一个个故事中,折射出来的是世俗法门,是人间的世间冷暖和乱象丛生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跋山涉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经书,而在师徒4人中最受大家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孙悟空折射出来的,是人们对神仙的浪漫幻想,他破石而出,无父无母,生来就是自由身,却因大闹天宫惹了众怒,转投佛门,最终为唐僧的西天取经的立下汗马功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悟空的前半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物,莫过于菩提祖师。
他暗中秘传悟空仙法,让他从一只石猴,变成一个有思想的精怪在悟空的后半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师傅唐僧,二人虽相伴取经,却时常发生冲突矛盾一个是桀骜不驯的精怪,一个却只是肉体凡胎,唐僧何以让悟空听话呢?唯一的手段就是金箍咒。
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书籍中,紧箍咒都是制服悟空的不二法门孙悟空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五彩神石幻化而成的猴子,他生来就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所以有着超越凡人的灵气在寻访海外仙山,跟随菩提老祖学筋斗云与七十二变之后,他更是成为了齐天大圣。
到东海,夺定海神针,下地狱,撕毁生死簿,上天宫,搅得天空大乱,他上来就桀骜不驯,顽劣非常。
这样的一个人物,即使因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也不会因此而磨灭心性即便他为自由,向菩萨妥协,跟随唐僧去取经,在路途中也并不会对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僧人青眼相待菩萨早就算准了这一点,深知这泼猴不会轻易任人驱使,便给了唐僧一个大杀器——紧箍咒。
只要唐僧念起来紧箍咒,那么无论猴子多泼辣都会头痛不已在菩萨口中,金箍咒共三篇咒语,唐僧在路上如果遇到哪些妖魔鬼怪,悟空不听话的话,就把紧箍咒带到悟空头上,管让他头痛欲裂所以,在取经路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每当孙悟空有不当的言论或者行为时,唐僧就会默默地念起来紧箍咒。
而在整个西游记中,他一共念了10次,每次只要紧箍咒的咒语响起,孙悟空无论前面多威风都会头痛地求饶,央求唐僧快停下,他再也不敢了。
最著名的,就是在三打白骨精一节中,在这一节中唐僧念了三次悟空早就识透了白骨精的各种化身,对她的化身大打出手而肉体凡胎的唐僧,却认为这些都是无辜好人,孙悟空的这些行为使他非常愤怒,所以为了使悟空听话制服悟空,他连念三次,还要把悟空赶出去。
悟空倒在地上痛苦地求饶,唐僧却心如铁块,一般不动摇。
在乌鸡国,唐僧为了让孙悟空救起国王,也念紧箍咒来胁迫他有趣的是,假冒的六耳猕猴居然也怕紧箍咒那么紧箍咒究竟是什么?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在《西游记》原著中,观世音菩萨在传授唐僧经咒时,曾告诉过他金箍咒的性质,那就是“定心真言”。
而这定心真言,只有6个字——俺嘛尼叭弥吽,这六个字和当初悟空被压五行山下时山上贴着的偈语一模一样这六个字是梵文,如果译成中文的话,那它的意思就是“人要身心清净,好像莲花一般”这六个字陪伴了悟空整整一生,前半生被压在五行山下的500年,他深受这六字的折磨,后半生陪唐僧西天取经,也时不时会被叨扰。
这六个字仿佛是对悟空冥冥中的警告,只要他有不轨之心,只要他有越矩之行,那么这六个字便可让他失去所有庇护,痛苦不已。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短短六个字,会成为悟空的最大对手?其实这是作者的隐喻《西游记》之所以会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中诡异浪漫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对现实人性的映射在原著中对孙悟空是有定位的,作者给他的代称是“心猿”,心猿意马的“心猿”,意思就是躁动不安的心灵。
“心猿”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是心灵的自然反应,悟空刚出世时就任由“心猿”纵横,想干什么干什么,虽拥有强大的力量却没有干正事,反而差点造成了毁天灭地。
因此,“心猿”是需要用强制性的手段来控制的而唐僧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孙悟空锁心猿,拴意马他从小清净修行,心灵洁净,和孙悟空是完全相反的二人只有互相配合,才能达到对立统一孙悟空这一路西天取经也是为了突破心中的“心猿”,使自己的潜意识为自己所控,成为一个真正的神仙。
修行路漫漫,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修行的本质都是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战胜自我,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升华。
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就是在修行,在这一路中,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孙悟空完成自控极为困难,毕竟他只是一只不通五感的石猴所以在前期,菩萨便给了唐僧紧箍咒,一方面让悟空尽心尽力保护助唐僧,另一方面也助悟空完成自己的修行。
短短六个字,却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在小说中,它是对悟空的束缚,在现实中指的便是宗教戒律,定心真言以及社会礼法。
在看故事的传奇之余,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首先,人活在社会中,必然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社会实际是一个大的禁制,对每个人都有各项影响若有人犯错,那么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惩罚来自于道德或法律其次,紧箍咒是自我约束的标准,是内省的标准。
如果说前期悟空对紧箍咒是被动接受,那么在后期,他已经使紧箍咒的戒律融入自身,完成了自我修行
虽然《西游记》一直作为浪漫小说被人阅读,但其中的隐喻其实更惊人,也更具有研究价值。这样一部史诗神话,其中有勾心斗角,有权力斗争,有辛辣讽刺,确实值得一读再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