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软件最发达的国家(赵敏 | 建设有利于工业软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9-17 阅读(1)

如果说,国外势力对国际工业软件供应链的长臂管辖,国际友商几十年技术先发优势对国产研发工业软件形成的技术壁垒,属于外部发展障碍,那么国内有关部门过时、不适用的政策、规定和条例,则属于内部发展障碍识别发展工业软件的各种内外部障碍,同时清除、突破这些障碍,才能建设一个有利于工业软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提升工业软件在分类标准中的地位按照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分类统计口径,中国工业和信息业构成情况如下1.现有工业门类及下属分类包含联合国经济活动分类中全部工业大类,共有。

B、C、D三个工业门类,其中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如表1所示。

工业软件是工业和信息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无论是41大类、207中类、666小类的哪种工业品中,都会用到工业软件——如果不以交互式工业软件作为“数字工业母机”、“软装备”来开发和制造工业品,不以嵌入式工业软件作为“软零件”来驱动和运行工业品,中国工业发展将会陷于停滞,绝大部分产品功能无法实现(例如软件定义和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

在表1所示的所有大、中、小类中,都看不到工业软件,是一个不合乎工业发展逻辑的现象。2.现有信息业门类及下属分类在I门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包含了第63、64、65大类。如表2所示。

3.现有分类所带来的问题在“第65大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其子项“第651中类-应用软件开发”,才能找到编码为“第6513小类-工业软件”作为一个I门类的“子子子项”,工业软件被淹没在了I门类里面一个不起眼的小类中。

现有工业和信息业分类,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分类,目前看来已经不完全适用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在工业B、C、D门类中不体现工业软件,在信息服务业I门类中把工业软件放在一个枝梢末节小类,这种分类结果,使得工业软件在目前全国工业发展战略布局和行业管理中,处于一个与工业品本身完全分离、逻辑不同的位置。

这与工业软件当前在新工业革命中所具有的关键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以及在工业品基本构成中所占有的基础性、使能性、决定性的作用,极不相称工业软件本身是工业与信息业融合的产物,是工业化顶级产品它具有两大重要作用:一是研制复杂产品的关键工具和“软装备”,没有交互式工业软件,任何复杂工业品都无法研制;二是工业机械装备基本构成中的“软零件”,没有嵌入式工业软件,任何先进设备都无法正常运转。

工业软件中包含了大量工业知识、最佳实践经验、最佳工艺数据等新型工业化要素,是一种典型的数字要素产品建议参照数字经济分类做法,提升工业软件地位,将工业软件划归为一个特殊的工业门类或大类,以便于专门部署、专项支持和专门口径统计。

或者,建议在B、C、D、I四个门类中同时体现工业软件这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分类上优化重组二.提高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与执法权限盗版软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机制,淡化了合理的为知识付费意识,破坏了正常的工业软件市场生态。

打击盗版软件,有利于国内外工业软件的良性发展放任盗版横行,不仅同时侵害国内外工业软件利益,客观上还挤占、封堵了国产软件市场空间和发展路径1.提升有关部门打击盗版执法权限建议有关部门增加一个打击工业软件盗版专项工作内容,明确提出对国内外工业软件进行无差别、同等保护。

打击工业软件盗版,多年来基本上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尚未形成持续打击之常态,尚未与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挂钩,法律角度明确的责罚与惩戒尺度也比较低,无法对盗版制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形成有效震慑建议授予有关部门足够的执法权限,让打击盗版执法队具有约谈企业领导、处分企业领导、降低企业信誉等级、将企业纳入“不守信”黑名单之类的权力。

2.惩戒发布盗版信息的平台不少国内知名搜索网站平台上堂而皇之地发布盗版软件销售广告,形成了盗版软件挤压正版软件市场,特别是国产软件无法在市场中依靠性价比来赢得竞争优势,难以起步和逐步发展建议各有关管理部门,责令各大网站搜索引擎,包括自媒体等,开展自查自纠,惩戒发布盗版销售信息的搜索网站平台。

同时鼓励民间检举使用盗版的企业(参考纠正违章停车的“随手拍”软件),形成全民围剿盗版的积极态势,树立中国严肃对待和严厉盗版软件的正面形象3.企业知识产权法制意识薄弱目前国内部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使用盗版工业软件成本近乎于零。

很多企业还未清醒地意识到知识产权所能带来的相关权利与利益,也没有明确认识到私自使用和仿造他人产品将会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财产损失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无法较好地应对工业软件创造、应用、保护、管理的需求。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貌似省掉了很大部分的软件购置费,但是盗版软件造成自主工业软件难以发展,国外工业软件价格高昂,公平竞争的市场完全失序,导致国内企业不得不购买国外工业软件,所付出的高昂成本,最终都会平摊在社会性物料流动、工业成品、相关服务等综合成本中。

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不仅最终会付出平摊成本的代价,而且还随时面临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遭受高额罚款的风险最重要的是,使用盗版软件,基本上等于打击、压制国产软件,让国产软件难有崛起之可能建议各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长期、持续使用正版软件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使用正版软件的观念。

同时建议,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第一次被查出警告罚款,第二次查出列入企业知识产权黑名单,三年内不得获得国拨资金,第三次查出将追究企业领导的党政责任,给予党政记过处分,直至撤职三.优化改善对软件企业的财务制度

目前实行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对工业软件的成本核算、未来发展存有多种不便之处1.工业软件的组成及高昂开发成本工业软件是一种特殊的跨界产品一个工业软件的基本组成如下:一是预先设置在软件中的关键业务数据(如设计、工艺、实验、材料等);。

二是软件计算所依据的工业机理模型、数据模型和某些特定算法;三是软件计算过程所需的模拟人思考、决策过程的推理规则;四是软件中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算法,如文生图文、音视频等;五是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图形用户界面

GUI);六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软件代码程序,如C++,Java,Python等;七是软件所依附的物理载体(光盘、硬盘、闪存盘、磁带等);八是软件开发过程的全部文档综上,一至三都是与工业现场高度相关的工业技术与工艺知识,四是工业属性、数据要素与算法算力的融合产物,五至八是与软件工程和硬件高度相关的。

IT知识工业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以人机交互为主要模式的高智力活动虽然开发工具只有电脑、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网络等“轻型生产装备”,但是开发工业软件的人,都是高端研究人员、软件架构师、代码编写高手等人作为智力资源,是软件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不仅软件高手的雇佣成本较高,而且所开发的软件内容需要反复迭代、优化和重写,尤其是需要改动软件架构时,人力成本代价高昂因此工业软件的研制成本是非常昂贵的,研制周期是漫长的,开发工业软件几乎等同于烧钱如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这一点,政策导向不反映这一点,那么对于工业软件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

2.现有会计理论不反映工业软件完整成本目前会计体系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基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会计理论传统会计理论并不将“人”作为企业资源,而是重点统计物料消耗,计算生产成本,关注设备价值因此将传统会计理论用在以高智力人才的软件开发活动为主体的工业软件领域,并不完全适用。

例如,软件母版最初开发时,是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成本的,这些投入最终形成了工业软件成本,而软件载体等物质成本,占软件研发总成本的比重是很低的软件研发成本的费用化会计处理,导致工业软件成本构成仅含工业软件正式版本发布时的批量复制成本,忽略了对前期母版软件开发成本的费用摊销,从而导致工业软件开发成本的构成不完整,违背了会计理论中的真实性、相关性的原则。

3.如何评估工业软件代码的价值当前会计准则中,对软件代码的价值评估准则,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如果连一行工业软件代码该值多少钱都说不清楚,软件定价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对于工业软件的源代码交易,对于软件企业的价值评估,以及工业软件企业的上市和并购,甚至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目前可以参考的软件代码价值的公开信息是,大众汽车公司开发一款新车的车载软件,平均一行软件代码价值10美元但是我国却没有对工业软件代码的评估与定价准则、指南等政策性指导综上所述,目前会计准则中,不适用、缺失的细则还有很多,影响了工业软件生态的繁荣发展。

建议有关部门对现行企业财务指导和会计准则做出相应调整即使无法马上改动会计准则,那么先以案例、指南、指引或文件等形式,对设计工业软件的财务制度做出初步规定,减少目前财务制度对工业软件的模糊和限制四.对央企自主开发工业软件的支持政策

央企担负着国家各种复杂工业装备的开发与生产任务开发复杂产品离不开工业软件,央企是工业软件头部用户十几年来,央企开发了很多专用、自用(in-house)工业软件1.央企开发工业软件是否与主业相符不少央企领导出于对国外工业软件“断供”的担心,出于对国外工业软件“黑箱效应”的警惕,希望通过开发自主工业软件,将工业软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种自主开发行为,会遇到某种困惑首先,央企主业是国家重大装备研制与生产的主体,在繁重主业之外,如果去开发不在年度工作任务考核之列的自主工业软件,很有可能会受到“不务正业”的质疑;其次,这种不在主业考核指标内的自主开发工作,其费用是计入研发投入,还是计入成本?尚无明确政策;再者,央企自主开发工业软件的费用,到底该由谁来出?是企业自筹,还是国拨资金支持,目前并不十分明确。

建议,央企自主开发工业软件,应该纳入央企领导工作任务考核指标,同时在财务政策上予以鼓励,例如将自主开发工业软件费用,不纳入企业的成本,而是变成企业的研发投入,甚至变成对领导者的奖励2.央企开发工业软件如何与民企协同。

对于上述央企开发专用、自用工业软件的行为,既要鼓励其积极解决本企业众多细分专业问题的举措,同时也要意识到,因为央企的封闭性、保密性和历史性等主客观原因,较难做到工业软件的市场化开发,很难做到与民营工软件企业进行主体对等的联合开发,极难做到有顶层设计、市场协同、优势互补的协同开发,因此央企并不具备开发大型通用工业软件的可持续能力。

这种“不具备”的原因是多样的在思想认识上,某些央企更愿意相信自己手下能力略逊的“数科公司”,而不愿意完全相信市场化的有能力的民营工软企业市场竞合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研发合作上,某些央企更偏于让民营工软企业把他们的源代码“分享”甚至“贡献”给自己,而不愿意反之。

市场竞合规则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研发管理上,某些央企更倾向于对民营工软企业发出“指令”,而不是坐下来对等、平等地进行商量市场竞合规则是平等相待,协商做事在企业培育上,某些央企只孵化自己的数字化企业,孵化成功后仍然揽在怀中,而不是像。

NASA那样,孵化几十个工软企业,适时放归市场,惠及全行业或更多行业,等等央企建立数科公司是有必要的,既是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央企数科公司首先要解决的是央企所需的专业化软件和自用软件问题,至于是否能替代市场化的工业软件企业来推出大型通用工业软件,是否能成长为具有充分市场竞争力的工软企业,是值得长期观察和探讨的。

至少目前从知名工业软件成长路径来看,数科公司是缺乏成功条件的五.出台数字资产管理与传承政策工业软件和软件所生成的数据、文件、数字孪生体等各种数字化研制结果,属于企业极其重要的数字资产目前有关部门尚未给出数字资产的明确定义、管理措施和法律义务。

存在问题如下:1.工业软件无法做成企业固定资产现行财务制度暂不允许将工业软件做成固定资产,由此而无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企业只能采用张冠李戴、打擦边球的替代方式,将企业购买的工业软件的若干套光盘或安装介质“标定”为企业固定资产。

这不符合当前国家鼓励“数据要素”发挥更大作用的基本精神需要尽快研究和出台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尽快将工业软件和其他软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化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2.因应订阅式软件数字资产订阅式(SaaS)工业软件,让软件“本体”从安装在用户企业的服务器或电脑中,变成是安装在软件开发企业服务器中。

这种变化,导致工业软件“本体”并不在用户企业管理范围之内,企业只是在有限时段(如按月或年)具有工业软件使用权,再也没有工业软件永久使用权和管辖权如果安装工业软件“本体”的服务器在中国管辖范围(广义上的中国领土、领海、领空)境内,一切都不是问题,如果是在境外,则会产生一些难以应对、不好解决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新问题。

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和出台可行政策和管理办法3.软件研制结果类数字资产企业用工业软件做出来的设计结果、分析结果、试验结果、最佳工艺包、实时采集的工况数据等研制结果类的数字(数据)资产应该如何管理?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关重(关键、重大)装备的研制数据要求在

50年内可追溯,即企业必须妥善保留上述结果类研制数据50年目前有符合该要求的数字资产管理办法吗?有相应的数字资产平台来予以保障吗?有适用于50年的记录介质吗?假设某企业用某CAD软件设计了一款关重装备,又用某。

CAE软件计算了该装备各种力学场数据,再用某CAT软件测试了该装备运行数据,多个软件综合产生了庞大结果数据当该装备成为现役装备后,过了20年需要追溯原始数据,上述CAX软件升级了多个版本,其所运行的电脑硬件淘汰了,数据读不出来了,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当前工业软件用户必须考虑的问题。

历史上已经有这样的事实:某工软企业CAD软件,V4版与V5版,V5版与V6版,都曾经出现数据无法向下兼容问题如何确保关重装备的研制数据实现50年可追溯,既是一个严谨的技术传承与装备维护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装备可持续发展政治问题。

如果上述CAX软件是国产工业软件,那么问题本身大概率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多种办法与途径,可以找到源代码和执行码,在事先或事后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如果上述CAX软件是源代码在境外的工业软件,那么客观上所产生的问题是不可控的,我们无法跨越国界去决定、控制和管辖国外工软厂商的任何商业和非商业行为。

解决该问题的两个办法:一个是采用“桥墩”接力方式,即每4-5年(作为一个“桥墩”),采用同一厂家更新后的工业软件版本,把此前的研制数据重新读入、验证和存储一遍同时将合适的软件补丁、操作系统、云平台和电脑硬件等配置齐全。

另一个是把所有的研制结果数据,都同期转换成为一种与当前工软企业无关的“中性”数据,作为该装备研制数据的“数字备胎”如果研制工业软件的企业倒闭了,那么又会带来其它衍生问题,仍然需要制定相应预案予以应对建议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开始考虑这些问题。

六.培养工业软件人才是一个长期问题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说到底是人才问题1.国内软件学院“四多四极少”国内理工科高校的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或信息学院等讲授软件开发技术和学问的专业学院,一直存在着“四多四极少”现状:。

(1)软件学院多,工业软件学院极少(2)传统软件多,符合今天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专业软件极少(3)安装国外工业软件终端多,安装国内可以替代工业软件的终端极少(4)讲国外工业软件的老师多,讲国内工业软件的老师极少。

国内高校目前对工业软件的教学,大都以国外工业软件作为样板,以国外工业软件使用说明书作为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只会用国外工业软件这种情况目前刚刚开始改变,但是惯性依然很大2.高校开发工业软件很难成功长期以来,高校自主开发的工业软件基本上没有市场化机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至少有上百所高校开发了某一两种工业软件今天看来,高校开发工业软件基本上是三种结果:第一种是灰飞烟灭,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看起来还不错,但在本世纪前10年大都因为不善市场经营而陆续死掉;第二种是严重退化,从雄心勃勃设定目标,一定要“打到。

XX”国外工软,成为大型通用工业软件,最终沦为某学院、某系、某教研室的内部教学软件;第三种是离校生存,找到合适时机,校办工业软件企业从高校体制内脱离出来,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仍在在艰苦奋斗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高校原有的工业软件开发人才都处于陆续流失状态。

3.重视在职人员的工业软件培训2020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在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尽管在2021年教育部、工信部开展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甄选工作,由于国内长久缺乏统筹规划和行业指导,培养工业软件人才依然是一个艰巨任务高校培养工业软件人才,源头正宗,学历较高,但是普遍存在时间周期长、培训课程不明确,缺乏师资、教学软件、教材等问题。

高校培养的工业软件人才,往往停留在“初级软件工程师”水平上,对工业软件中的工业知识缺乏理解,即使是学士、硕士毕业,也不一定能直接进入工业软件的开发团队,快速成为工业软件实用人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

4月17日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

该行动方案何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数字人才国际交流活动、数字人才创新创业行动、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行动、数字职业技术技能竞赛活动等6个重点项目,大都与工业软件有关期待人社部市场司可以通过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定向培训,为工业软件创新人才提供知识更新和在职成长的机会,有效缩短工业软件人才成长的时间和路径。

七.协同做好工业软件顶层设计工业软件该如何开发,是按照国外工业软件企业过去50年的发展思路走,人家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还是另辟赛道,走一条中国人自己的工业软件自主开发道路?广东省制定“核心软件攻关工程

”的做法,是可以参考借鉴的2021年10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该规划指出,要推动关键软件国产化替代,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应用场景开放、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强化试点应用及推广、打造产业新业态,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工业软件的发展,是一个生态问题既然是一个生态,那么工业软件的发展就可能与生态体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关联,生态要素彼此相互作用,一定会让问题升级到更高水平来进行思考:例如国产工业软件开发如何与中国的工业发展相协调?如何与中国的数字人才培养相协调?如何与今天各个城市的城镇化相协调?如何与国内外工业软件供应链相协调?等等。

如前所述,工业软件的发展已经涉及到了众多国家有关部门的对口管理职能,那么由谁来设计中国工业软件的未来20年的发展路径?是完全市场化民间迭代发展,还是完全行政化国家部委指导和调节,还是二者有机结合?等等,现在确实到了亟待统筹安排,做好顶层设计的时期了。

建议参考广东省政府的“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做法,有关部门共同组建中国工业软件振兴领导小组组织“供给侧(工业软件开发企业)”、“需求侧(工业软件用户)”、“管理侧(各有关部门)”、“资本侧(各类国家、央企、战略投资公司等)”以及有关智库和学协会,开展对工业软件的联合办公和攻关指导。

建议在“管理侧”,重点梳理和清除不利于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现行政策、规定和条例等八.结语自从笔者在2018年写了“为工业软件正名”文章之后,特别是在2019年底,有关部门关注到工业软件的实际情况,开始给予政策支持和项目资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工业软件,研究工业软件,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已经出台。

但是,工业软件发展仍然面临着失衡已久的生态,经年多病的沉疴,尤其是在现有体制下的某些政策不匹配,各级管理人员的认知偏差,工业软企的“弱小散”,导致国产工业软件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工业软件,任重道远。

从对现有政策的检视、优化和创新做起,很有必要(完)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