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亮*, 排版/葛聪聪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124本文首发于《心理学通讯》2019年第2卷第2期:147-150 doi: 10.12100/j.issn.2096-5494.219022,本公众号获编辑部及作者授权转载,欢迎大家参考并引用此文。
作者介绍:刘亮,同济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八期)中方教员,东方医院&糖心理“四季”家庭治疗全国课程项目负责人兼教员。
摘要:漫画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及思想文化表达形式,探讨其所传递的心理学意义或能帮助专业助人者 更好地理解漫画爱好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日本是漫画的主要发源地,其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漫画作品均对中国人群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从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视角,运用社会退化、循环因果、多代传递、派遣、依恋和 资源取向概念,对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 3 部代表性日本漫画作品《哆啦 A 梦》、《龙珠》、《火影忍者》中呈现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解读,以期为更深入地了解漫画爱好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更好地帮助有漫画 爱好的来访者。
关键词:漫画;系统理论;家庭治疗1 引言漫画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群中一种主流的娱乐方式、思想载体和文化表达形式(张若萌 , 2017),折射出该人群的心理状态、困扰或需求(李媛 , 2016)而在心理治疗界,除了传统心理治疗方法之外,寻找能够更加贴近来访者需要的心理治疗与评估媒介,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目前为止,一些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和形式,比如艺术治疗、工娱治疗、舞动治疗等已逐渐得到应用(陶用富等 , 2014; 王春丽 , 2018; 轩希等 , 2017),但对漫画这一在大众中发挥主流影响的媒介的心理学意义研究却鲜有报道。
本文将从系统家庭治疗理论(systemic family therapy theory)的角度(施利佩 , 施魏策 , 2018),对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 3 部日本主流漫画所呈现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解读,为理解漫画爱好人群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系统式的视角。
因日本是漫画行业的最主要发源地和产地,日本漫画一直对世界和中国人群产生着重要影响,故本文挑选了《哆啦 A 梦》、《龙珠》和《火影忍者》这 3 部分别在上世纪 70 年代、80 到 90 年代、 本世纪初 3 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漫画作品进行解读。
2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概念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提出始于 1950 年左右,它将家庭视为一个存在内部相互作用的系统,个体的心理困扰与其家庭成员各自的心理过程、行为习惯、家庭人际沟通模式密切相关,因此若要消除个体的症状,需要改变其所处的家庭系统(施利佩 , 施魏策 , 2018)。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发展过程中,曾受到生态学、工程控制理论、叙事治疗理 论、依恋等理论的影响,理论体系日趋整合,在国内外多种临床人群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证实(Li et al., 2016; 史靖宇, Schweitzer, 赵旭东, 2014; 赵旭东等 , 2000)。
3 哆啦 A 梦:社会退化与循环因果 漫画《哆啦 A 梦》诞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由 日本漫画家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创作,两位作者 合称藤子 · 不二雄该漫画于 1970-1990 年连载, 讲述了一个猫型机器人哆啦 A 梦,被自己未来世 界的主人通过时光机器送到过去,照顾主人的祖先——大雄的故事。
哆啦 A 梦总能在大雄遇到困难时,从他那神奇的小口袋里拿出各种未来世界 的高科技道具,帮助大雄化解困难从系统理论角度看,《哆啦 A 梦》的诞生可能有 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背景1973—1990 年期间,日本正 处于经济低速增长阶段,失业、民心浮动等社会问题 突出,国民普遍处于一种期待奇迹与迫切希望改变的 心理状态。
而《哆啦 A 梦》的立意也许正好契合了民 众的这一心理需要,因为哆啦 A 梦总能在逆境中通过 他那些不可思议的道具让问题迎刃而解,读者可以在 阅读这部漫画过程中间接满足内心对改变和奇迹的渴 望这种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对个体心理状态和需求的 影响,Murry Bowen 在社会退化(social regression)理 论中进行了详细阐述,该理论认为个体所处社会时代 的秩序、组织程度及焦虑,与个体内心焦虑及行为存 在相互关联,因此要全面理解个体的症状,其所处社 会文化背景不可忽视(Gilber, 2012)。
这也许可解释 为何《哆啦 A 梦》在 1970—1990 年间,乃至今日仍有 大量读者喜爱而《哆啦 A 梦》中的两位主角——哆啦 A 梦和大雄的互动,则体现了系统家庭治疗理论中的循环因果 (circular causality)概念。
哆啦 A 梦在未来世界是不合格的机器人,险些被当作废铁处理掉在他即将被报废处理时,得到最后一次证明和拯救自己的机会:被派到过去帮助自己未来主人的爷爷——大雄大雄是一个学习与人际关系都很差劲的小学生,一事无成。
就这样,一个带着未来主人派遣的照料任务,一心想要通过拯救大雄来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拯救者哆啦 A 梦,和一个需要被拯救的失败者大雄就此相遇两人之间开始反复出现“ 无能 - 拯救 - 更无能 - 继续拯救 ”, 以及“ 照料者过度负责 - 被照料者无能 ”的循环互动模式。
哆啦 A 梦长期为大雄的生活全盘负责,导致大雄对他过度依赖和自身能力退化,而这反过来促使哆啦 A 梦只能对大雄更加负责,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循环因果的世界观,是系统家庭治疗理论核心理念(施利佩 , 施魏策 , 2018;Shapiro, Gottman, & Fink, 2019)。
经典心理治疗认为,事物之间的影响为线性因果,即“ 有因必有果 ”而系统家庭治疗则认为个体之间、问题与家庭关系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某 个体的行为对他人而言,既是结果又是原因哆啦 A 梦中和大雄的互动,呈现出了典型的循环因果模式。
4 龙珠:多代传递与派遣《龙珠》于 1984 年至 1995 年在日本连载,是上 世纪 80 年代至世纪末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漫画作品,也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影响范围最广,被翻译成不同语言最多,被改编为游戏次数最多的漫画。
作者鸟山明本人极具想象力,行事风格不喜受限制这种充满灵活性、多样性和想象力的风格在《龙珠》中得到充分呈现,该漫画描绘了一个人类、动物、外星人彼此共处,人类与宇宙其他种族斗争自保的故事漫画主角孙悟空虽然有人类的外表,却是个外星人——赛亚人。
赛亚人是天生好战的种族,以攻占和出卖其他星球为生在赛亚人世界里有个规矩,就是孩子出生后要进行战斗天赋的测量,那些天生资质低下的孩子会被族人唾弃主角悟空就是这样一个被自己族人嫌弃的孩子,他在还是婴儿时被送至地球。
因为地球科技落后,容易攻占,而悟空的使命是长大后把人类都消灭,让自己的族人接管地球并将其卖出悟空从出生到被送至地球,一直带着家族赋予的使命系统治疗理论用“派遣 ”(delegation)一词描述这种未完成的期待在家族中代代传递的现象。
该理论由德国的 Helm Stierlin 在 Murry Bowen 多代传递理论基础上拓展而成该理论认为:家族中某些先祖未尽的愿望,会通过亲子互动传递给下一代而家庭后代会自发地接受这些派遣而来的使命,以致对其生命发展产生影响。
不适当地派遣,甚至可能会使家族多 代人卷入一场“ 道德游戏 ”,从而引发心身障碍或症状 (施利佩 , 施魏策 , 2018) 在《龙珠》中,带着家族派遣,本应以战斗和毁灭地球为目标的悟空,在地球上却经历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童年不幸重伤的他在深山中被一位老人发现和收养,这位老人给悟空无微不至的爱,教他武艺,教他正直这样一段童年温暖关系的存在,让悟空慢慢 变得阳光、包容和正直他能够为了保护地球和同伴牺牲自己,甚至对敌人也会抱有一丝怜悯,最后成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悟空的人生故事出现了与其家族派遣完全不同的版本。
然而,来自种族的派遣和生活态度,依然对悟空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来自家族的生活态度,使得悟空过于专注于自身修炼和战斗的乐趣,却忽略了经营与自己妻子——琪琪的婚姻而琪琪,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家中只有父亲,她从小没有机会从母亲身上学到如何与丈夫相处,以及如何成为一位温柔的妻子。
两人各自从原生家庭带来的生活模式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悟空每日忙于拯救世界和战斗,琪琪一 面独立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和家务,一面对悟空百般挑剔和攻击两人对婚姻都非常不满,常常是聚少离多这种夫妻双方在各自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独有行为模式、价值观和情感处理方式对其当下核心家庭生活产生影响,并在家庭的多代成员之间传递及延续的现象,我们称之为“ 多代传递 ”。
该理论同样由 Murry Bowen 提 出,内容包括:对婚姻、人生及工作的态度,处理应激或挑战的习惯性方式,思考模式等评估某家庭的多代传递模式,可能对其后代的发展或潜在问题有预测作用(Gilber, 2012)。
5 火影忍者:依恋创伤与修复及资源取向《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的代表作,于 1999 年至 2014 年连载发行故事成功地将原本隐藏在黑暗中,用强大的毅力和艰辛的努力去做密不可宣和隐讳残酷事情的忍者,描绘成了太阳下值得骄傲及光明的职业。
漫画的主角叫漩涡鸣人,父母在其刚 出生时为了保护他们的家乡——木叶忍者村而双双阵亡,并将危害村子安危的九尾妖狐封印在鸣人体内因此,孤苦伶仃的鸣人从小就被身边所有人认为是“ 不详孽种 ”,被疏离和唾弃他从小自卑、封闭、好斗,给村子和他人制造了无数问题。
鸣人的行为情绪,是儿童依恋创伤的典型表现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由 John Bowlby 提出, 它是孩子和长期照料者之间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根植于情感中,并且穿越时间、空间将个体与其他特殊的人联系起来(Wallin, 2013)。
该理论认为,个体与主要照料者相处过程中情绪需要是否得到回应的经历,会塑造其日后看待自己、他人及人际关系的固有模式,进而持续影响其成年后在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及情绪反应模式幼年时情绪需要得到照料者及时和正确回应的安全型依恋(safe attachment)个体,较少出现行为情绪问题,且成年后婚姻满意度较高、出轨概率较低,在亲密关系中较少体验焦虑。
而反之,童年未得到细心照料的个体易形成不安全依恋(unsafe attachment),更易出现情绪行为障碍(Hiebler-Ragger, Falthansl-Scheinecker, Birnhuber, Fink, & Unterrainer, 2016; Prosen & Vitulic, 2016)。
幸运的是,鸣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 3 位“ 贵人 ”,即他的 3 位老师——伊鲁卡、卡卡西、自来也他们分别是鸣人忍术学习路上的启蒙老师、实战老师和提升导师,他们一直无条件地认可和关爱鸣人,并充分关注鸣人的各种进步和优点。
在此过程中,鸣人逐渐体会到被接纳的温暖,变得对自己更加认可,对身边的人越来越在乎,结交了许多朋友从依恋理论的角度看,3 人为鸣人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替代性依恋关系:幼年缺乏稳定照料关系的不安全依恋个体,如在成长过程中能得到至少一位重要他人无条件地接纳、 认可及关爱,则可推动个体重建安全依恋体验(Mak, Fosco, & Feinberg, 2018; Mota & Matos, 2014;Wallin, 2013)。
得到越来越多他人及自我认可的鸣人,通过 不断修炼,掌握了各式忍术,发现了自身资源,最终和自己体内的九尾妖狐及父母达成了和解,成为了所有人都认可的忍者界领袖——“ 火影忍者 ”鸣人成长的故事,不但体现了高质量替代性依恋对象在个体依恋创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资源取向理念(resource orientation)在个体心理问题应对中的价值。
资源取向是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理念之一(施利佩 , 施魏策 , 2018),该理论认为:即使问题和症状再严重,家庭及个体也始终拥有可支持其面对挑战的资源这些资源若在治疗中得到合理应用, 可帮助来访者自发应对症状。
在实际系统家庭治疗中,例外提问、积极赋义等技术均是资源取向的直观体现 (史靖宇等 , 2014; 赵旭东 , 宣煦 , 1999)在面对存在依恋创伤,对漫画感兴趣的来访者时,或可以应用上述漫画中的故事作为隐喻,并结合资源取向技术, 展开心理治疗工作。
6 结语及未来研究方向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种以来访者的需要与感受为中心的干预手段采用贴合来访者兴趣、认知和思维模式的治疗方式,可促进心理治疗的疗效发挥本文从系统家庭治疗理论视角,对几部有影响力漫画作品所体现的心理学意义进行了解读。
临床工作者或可以 参照绘画治疗、工娱治疗、舞动治疗等方法的思路,通过了解来访者喜爱的漫画作品,与其建立咨访关系,对其状态进行评估,进而实施针对性干预此外,不同类型漫画在认知和情绪体验层面对中国人群所产生的具体意义和影响,还需要未来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
据社会及人类学研究经验,当试图挖掘某一未知研究领域及人群的主观体验时,质性研究的方式相较量化研究可能更为合适质性研究方法分类较多,包括扎根理论、现象学、民族志等(Liu, Zhao, & Miller, 2014; Lovgren, Rossberg, Nilsen, Engebretsen, & Ulberg, 2019)。
具体何种方法更适合对漫画爱好临床人群的主观体验研究,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验证基金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1464);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面上项目 (201740020);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特色专病项目:青少年抑郁障碍特色专病(PWZzb 2017- 03)。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本研究无利益冲突参考文献:阿里斯特 · 冯 · 施利佩 , 约亨 · 施魏策 . (2018). 系统治疗与咨询 教科书 : 基础理论 ( 史靖宇 , 赵旭东 , 盛晓春 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Gilber, R. (2012). Bowen家庭系统理论之八大概念:一种思考个 人与团体的新方式 ( 江文贤 译 ). 台湾 : 台湾婚姻与家庭辅 导学会 .李媛 . (2016). 校园类漫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创作启示 ( 硕 士学位论文 ). 湖南师范大学 , 长沙 .
陶用富 , 李银屏 , 张平 , 龙吟 , 彭应君 , 曾雪梅 , 梁战军 . (2014). 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 . 四川精神卫生 , 27(03), 251-253. 史靖宇 , Schweitzer, J., 赵旭东 . (2014). 中德家庭治疗师对系统家 庭治疗应用的评价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8(01), 15-21. doi:
10.3969/j.issn.1000-6729.2014.01.003 Wallin, D. J. (2013).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 巴彤 , 李斌彬 , 施以德 , 杨希洁 译 ). 北京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王春丽 . (2018). 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中的应用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 云南师范大学 , 昆明 . 轩希 , 吴捷 , 马慧霞 , 李洪琴 , 徐晟 , 陈瀛 . (2017). 舞动治疗对大 学生自我接纳与自我效能感的干预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5(03), 584-587.
张若萌 . (2017).动态漫画 — 新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漫画 “ 新 ” 形式特征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 四川师范大学 , 成都 . 赵旭东 , 许秀峰 , 杨昆 . (2000). 系统家庭治疗前后精神障碍患 者家庭动力学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 中华精神科杂志 , 33(2), 16-19.
赵旭东 , 宣煦 . (1999). “ 资源取向 ” 家庭治疗的操作技术 . 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 , (2), 119-121. Hiebler-Ragger, M., Falthansl-Scheinecker, J., Birnhuber, G., Fink, A., & Unterrainer, H. F. (2016). Facets of spirituality diminish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mood pathology in young adults. Plos One, 11(6), 9. doi: 10.
1371/ journal.pone.0158069 Li, J., Wang, X. F., Meng, H. Q., Zeng, K. B., Quan, F. Y., & Liu, F. (2016). Systemic family therapy of comorbidity of an
xiety and depression with epilepsy in adolescents. Psychiat Invest, 13(3), 305-310. doi: 10.4306/pi.2016.13.3.305
Liu, L., Zhao, X. D., & Miller, J. K. (2014). Use of metaphors in Chinese family therapy: A qualitative study. J Fam Ther, 36, 65-85. doi: 10.1111/j.
1467-6427.2012.00582.x Lovgren, A., Rossberg, J. I., Nilsen, L., Engebretsen, E., & Ulberg, R. (2019). How do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experience improvement in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 qualitative study. Bmc Psychiatry, 19, 12. doi: 10.1
186/s12888-019-2080-0 Mak, H. W., Fosco, G. M., & Feinberg, M. E. (2018). The role of family for youth friendships: Examining a social an
xiety mechanism. J Youth Adolescence, 47(2), 306-320. doi: 10.1007/s10964-017- 0738-9 Mota, C. P., & Matos, P. M. (2014). Parental relationships, selfestee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 Implications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s, coalition and triangulation. Univ Psychol, 13(3), 907-921.
Prosen, S., & Vitulic, H. S. (2016). Emotion Regul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Pedagogica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ttachment Styles. Jpn Psychol Res, 58(4), 355-366. doi: 10.1111/jpr.12
130Shapiro, A. F., Gottman, J. M., & Fink, B. C. (2019). Father’s involvement when bringing baby home: Efficacy testing of a couple-focused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intervention for promoting father involvement. Psychol rep. doi: 10.1
177/0033294119829436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