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明星相继曝光恋情、宣布结婚,甚至流传出种种怀孕传闻,微博,朋友圈也随之热闹起来,各路消息转发铺天盖地。“听说陈妍希和陈晓领证了!”“我今儿早也看见了!”

“听说林心如和霍建华结婚了诶,而且小腹凸起,疑似怀孕!”“我正想和你说这个!”

“听说张俪和韩国欧巴朱镇模恋情曝光了!”“我也看见了,心碎一地!”

“湖北和安徽暴雨成灾造成千万人受灾”“真的吗?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那我去搜搜看…”


不禁引人思考,为什么我们对灾区的关注度远不如一则八卦?也或许人类本身就是社会动物,八卦新闻在潜意识中更能博得人们的眼球究竟为什么人们天生喜欢八卦?回想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对八卦乐此不疲,并著书无数近想我们小时候,八卦是寄与纸条和耳语。
读书年代,还有各种八卦杂志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现今,感谢互联网,大家的八卦精神已经被推到了极致,都是具有信息挖掘之十八般本领,并且以光速传播疯帽子想现在各种真人秀的流行,也正是因为我们对明星生活的各种想往吧。
进化心理学家RobinDunbar指出,人类的语言真正的作用是社交而不是交流也就是说我们在说话时,说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社交关系八卦,作为一种社交工具为我们建立亲密关系而不遗余力。
为什么你不爱读微信里的严肃文章?文/ 从易如今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关注几个公众号,每天或者隔几天读读一两篇文章但很少人会对自己的微信阅读进行统计,比如一年来我读了多少公号文章?花了多少时间?这些文章又偏向什么类型?。
前些时候,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中国手机网民微信自媒体阅读情况调研报告》则对此进行了统计报告显示,情感/语录、养生、时事民生占据了公众号关注热点的前三名,除此之外,财富/商业、生活百科、休闲娱乐、影音和教育学术、政务/时尚购物等公众号也备受欢迎。
报告还显示,用户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平均阅读6.77篇文章,文章的平均阅读时间为85.08秒换言之,短平快、娱乐化、快餐式、碎片化是微信阅读的最主要特征你不妨做个小测试,2015年里你读了那么多公号文章,但让你印象深刻、对你有所启发的,你能回想得起来吗?。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每次新榜推出的微信500强月报里,除了传统媒体等时事公众号,很少有其他严肃公号的影子为什么读者不爱读有深度有难度的严肃文章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相较于那些严肃议题,人们更容易接受轻松八卦的信息,这近乎是一种本能。
但这个答案并不能说明全部,比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一篇关于海德格尔与纳粹关系的文章出现在书上,自己可能就读得下去,可一旦它出现在公众号里,我们似乎就丧失了点开和认真阅读的兴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微妙的变化?。
从书本到微信,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在于阅读的介质发生了改变:由纸张变成手机据工信部统计,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已超过13亿户,其中3G和4G用户占比超过了一半,达到56%随着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不再只是一个接听电话、发送信息的通讯工具,它具备了满足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方方面需求的功能,它变成了我们的“器官”。
每天一醒来,关闹钟、看天气、查看邮件或微信;出行用打车软件;工作之余听听音乐、刷刷新闻;下班了叫下外卖,看电影可以用团购……手机自然也改变了阅读最早是抱着一本书正襟危坐地翻看阅读,到后来可以在PC端或者kindle上阅读,到现在,小小的手机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
许多电子书城的储存容量并逊于一个实体图书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阅读:走路、等公交、上厕所、会议中、逛街、排队、吃饭……几乎任何你的手可以拿出手机的时刻,你都可以进行阅读“ 随时随地、无时不刻”自然是方便快捷,可这种快捷也破坏了阅读的仪式感。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写道,“学习阅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学习‘破解密码’的过程当人们学习阅读时,人们是在学习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身体静止不动自我约束不仅对身体是一种挑战,同时对头脑也是一种挑战。
句子、段落和书页一句句、一段段、一页页慢慢地翻开,按先后顺序,并且根据一种毫不直观的逻辑”诚如波兹曼所说,传统的阅读本是庄重的行为,它要求“身体静止不动”的认真与专一,需要“自我约束”的自制,需要“对头脑也是一种挑战”的判断与思考;而阅读是“句子、段落和书页一句句、一段段、一页页慢慢地翻开,按先后顺序,并且根据一种毫不直观的逻辑”,有顺序、讲逻辑。
但现在,坐在马桶上的三五分钟时间里,你都可以打开10个不同的公众号,简略翻看十篇完全不同类型的文章,不需要顺序,也不讲求逻辑阅读仪式感丧失,阅读的庄重感也就丧失了阅读仪式的轻薄、终端的轻薄,决定了内容的轻薄。
要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可以进行阅读,文章肯定不能太长、不能太深奥,而是要简短、轻松、有趣,无缝对接于人们的每一个碎片化的时间与书本的32开大小、白纸黑字的清晰、一页一页翻阅的“慢速度”不同,手机就在尺幅之间,滚条的滑动迅速,不能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必须图文并茂,最好是一小段文字配一张图片的速读文体。
应运而生的就是微信的“公号体”:快阅读、轻阅读、易阅读;知识的碎片化,消解了阅读的难度和知识的“系统性”与“深刻性”;反智主义倾向,只需浏览,不必细究,只需相信,无须追问因此,情感/语录、养生、时事民生成了微信最受欢迎的三大阅读主题。
依据新榜对2015年前500篇热门文章的统计分析,其中39%的文章为幽默搞笑类,18%的文章为心灵鸡汤类2015年度重复传播最多的微信公众号标题,是养生族最钟爱的一则养生秘方(《湿气重必吃它,痰多,头脸油腻要吃它,水肿肥胖更要吃它!》,3769篇)。
虽然时下许多公众号经常推出所谓的“深度好文”,不过打开一看,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而许多流传甚广的所谓的10+文章制作秘籍,传授的多是取悦、迎合与炒作的伎俩为何你不爱读微信里的严肃文章?这似乎只是一个关乎你个人阅读喜好的小问题。
但波兹曼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阅读可不仅仅是看看文字这么简单,它还关乎着逻辑和修辞传统的习得,关系着娱乐与严肃的边界,甚至关系着愚昧与开明、专制与自由的博弈他担心我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担心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担心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我没有像波兹曼那样思虑深远,我现在面临的是“近忧”:我这篇没有八卦、无关娱乐的“严肃文章”,能够收获多少读者的阅读呢?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些八卦消遣或者用八卦的时间来一场切切实实的邀约~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INVITE。

当下都市白领最喜欢的社交APPABOUT INVITE

INVITE是什么?一个最乐活最有格调的社交APP, Invite鼓励用户发起和参与生活方式场景邀约,与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将虚拟世界的聊天交友转化为线下社交及约会的直面体验1.这里有编辑团队为你诚意甄选的最IN本地活动,一站式品质生活方式场景全覆盖 :。
▷精选美食、品酒小酌、电影沙龙、派对聚会▷音乐现场、演出戏剧、展览艺趣、户外运动 2. 邀请和结识更多鲜活有趣的朋友 :▷在感兴趣的活动之下发起邀请,与共同感兴趣的人一起参加▷发现并参与其他人的活动邀请,丰富品质生活,扩大优质人脉

Inviters是谁?是来自CBD和金融街的金融律政新贵?是来自投行和基金的行业大佬?是来自文化和传媒的文艺媒体人?是来自时尚和影视界的时髦达人?是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精英?是来自国内和欧美各大名校的校友?
坊间曾一度传闻拥有最多“高富帅”、“白富美”用户的社交APP就是Invite了但我们相信,Inviters都是热爱生活、拥有活力、姿态优雅的生活家,只要你拥有时髦性感的生活方式,新鲜有趣的生活理念,认真精致的生活态度,你就是Inviter。
INVITE去邀请 • 去生活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