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网页(权威发布 |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3”新闻发布会举行研究60年癌症,93岁孙燕院士忠告:平时少碰4样东西,别不当回事)

feifei123 发布于 2025-02-26 阅读(16)

大众网记者 郑一菲 济南报道10月8日,“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3”新闻发布会在山东省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由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鞠卫光主持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寻广新介绍了论坛总体方案及筹备情况。

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胜介绍论坛会务筹备和淄博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新胜指出,省政府确定在淄博举办“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3”,既是对淄博市的充分信任,也是对淄博乡村振兴工作的充分肯定,淄博将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办好这次盛会,向外界呈现淄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真实成效,展现淄博“人好物美心齐”城市内涵品质。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淄博是齐国故都、齐文化发祥地,素有重农固本的传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农业专著《齐民要术》、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近年来,淄博市以建设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坚持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成效更优、成色更足。

主要体现在凝心聚力做好“三篇文章”上:凝心聚力做好数字赋能文章2020年12月,淄博市被农业农村部等17部委批准为全国首个以数字农业农村为改革内容的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淄博市坚持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农村治理各领域、农民生活各方面,突出场景应用、项目带动、实战实效,探索出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淄博路径、淄博模式,“数字+农业农村”做法先后获中国改革特别案例奖、人民网“2021乡村振兴特别推荐案例”。

一是搭建“智慧”高地制定《淄博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推进云大脑、云产业、云市场、云金融、云乡村“五朵云”建设,将“齐农云”作为全市农业农村的数据中枢和智慧“云大脑”,链接国家、省级涉农应用信息系统93个,汇集入库涉农数据30亿条。

开发打造12个涉农业务系统和“帮我贷”“找农机”“问专家”等4个特色应用,营建“一云统揽、多维一体、一网通办”数字生态,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插上“数智翅膀”二是链接高端资源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18家顶尖科研院所,中化、中国供销、中建材等23家头部企业,赵春江、匡廷云等12位院士专家深度合作,引创新团队、引合作项目、引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改革任务落地淄博,为打造标杆应用场景、形成标志性成果奠定了基础。

三是打造示范场景2021年以来,实施总投资258亿元的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71个,完成投资101亿元,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50家,发布数字农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40个,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阿里山东产地仓、淄博智慧农业示范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运营凝心聚力做好产业质效文章淄博市北有黄河冲积平原,位于北纬37度世界优质农产品黄金线上;南依泰沂山脉,拥有25万亩富硒、高锶土地,南北地理层次分明,产地环境优良,孕育了一批品质独特、优势突出的优质农产品,走出了“特、优、新、精”的农业发展路径。

一是持之以恒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粮为本端牢“中国饭碗”,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桓台县1990年创建为中国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小麦单产连续13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二是持之以恒打造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九条措施》《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数字化”模式,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万家。

重点围绕桓台粮食、临淄蔬菜、高青黑牛、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淄川香菇等6条数字农业产业链,集聚优质资源要素,打造提升数字农业产业链,带动全产业链做大做强三是持之以恒实施质量兴农、绿色惠农、品牌强农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56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462个,一批优质农产品成功打入高端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沂源红”苹果入选“奥运果”“世博果”;高青黑牛登上上合峰会餐桌,纽澜地黑牛肉成为盒马鲜生鲜品肉类国内第一品牌、冻品肉类销售冠军;“得益”牛奶连续七年获国内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第一名。

博山猕猴桃、高青黑牛和西红柿、沂源“金黄金桃”获批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沂源苹果、燕崖大樱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四是持之以恒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制定了《淄博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规划(2021—2025年)》,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农业产业强镇2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

凝心聚力做好乡村治理文章近年来,淄博市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创新推行“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模式,把村党组织体系、村民网格治理体系、数字乡村建设体系融合成为“一张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近几年的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中经受了检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乡村人才活力不断增强建立乡村产业振兴7个领域高层次人才库,引进专家学者70余名,打造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9家,农业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6000余人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大幅提升。

发展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860家,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清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90%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农村道路、电力、自来水、公交车、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基本实现“村村通”,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家庭改厕率达到91.9%。

打造沂源县鲁村镇、高青县木李镇、淄川区“硒谷琉园”、桓台县“数智农业”4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设博山区红叶柿岩、周村区凤凰山、临淄区“厨具小镇富美朱台”、沂源县“乡村里的中国”4个乡村振兴精品片区,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3个。

四是乡风文明焕发新风尚加强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建成文明实践站2937家,文明实践阵地“五有”建设实现全覆盖“沂源红”宣讲团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明理胡同”入选中央文明办典型案例乡村振兴,淄博一直在路上;共同富裕,淄博始终在奋进。

淄博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明晰主攻方向和实践路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最美画卷,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作出淄博应有贡献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标签:  淄博 乡村 淄博市 振兴 农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