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抗疫系列54:英国人爱八卦吗?英国报纸的特点是什么?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8-27 阅读(7)

在回答“英国人爱八卦吗”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明一下什么是“八卦”?英语里的“八卦”(gossip)与中文里“八卦”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后者的内涵更大中国的“八卦”来自最能体现中国人思维模式的《易经》,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两仪,两仪而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而我今天要写的中西方共有的一种“八卦”,与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一书中的所指一致,即家长里短的嚼舌、飞短流长的闲言碎语八卦的神奇功效,特别是眉飞色舞讲述的八卦,不仅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还可谓是愉悦心灵的另类境界。

傅修延老师在“人类为什么要讲故事——从群体维系角度看叙事的功能与本质”一文中,就写到:“八卦在许多人眼中不登大雅之堂,正人君人对此多斥之以鼻,然而八卦实际上无所不在,《诗经》‘墙有茨’便是对一桩宫廷秽闻的含沙射影。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也告诉我们:“即使到了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际沟通(不论电子邮件、电话还是报纸专栏)讲的都还是八卦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再自然不过,就好像我们的语言天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生的你认为一群历史学教授碰面吃午餐的时候,聊的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吗?而核物理学家在研讨会中场茶叙的时候,难道讲的会是夸克?确实有时候是如此,但更多时候其实讲的都是哪个教授逮到老公偷吃,哪些人想当上系主任或院长,或者说又有哪个同事拿研究经费买了一台雷克萨斯之类。

”既然八卦无所不在、无人不聊,那回答“英国人爱八卦吗”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他们当然爱,而且很爱知道王室存在的一个很大作用是什么吗?就是调节人们日常紧绷的神经,在讲述王室的各种八卦新闻中,人们找到了生活的一种乐趣。

相比较对议会政府的舆论监督职能来说,民众对王室善意的调侃更为轻松随意在民众与政府出现紧张关系时,王室更显得有亲和力,这也是为什么抗疫关键时候女王要发表讲话的原因之一,提振士气,传达共克时艰的信心傅老师在文章中还写到:史官文化发达为古代中国一大特色,新闻传播先行则是英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6世纪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英国人对八卦新闻的热情仍未减退邓巴对目前“面向高端人群的《泰晤士报》和面向大众的英国通俗小报《太阳报》”的版面分布作了具体分析,前者“43%都是有趣的故事(包括采访、越发低俗的新故事等等)”,后者“78%的内容都是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其唯一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窥探他人的私生活”,“两份报纸用来刊登‘八卦新闻’的实际版面几乎一致,分别是833和850栏英寸。

”性格拘谨的英国人对八卦新闻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第四种权力”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可或缺,即便有些报道在抖搂丑闻时不免过火或失实,仍能让涉事官员、贵族及名人等有所忌惮下面我就以具体事例来说明傅老师以上的这段话吧:今天英国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同时刊登了一则新闻,让英国人纷纷大跌眼镜,虽然说他们也是见过世面、看着报纸上的各种丑闻长大的人。

先看看各大报纸对这个事件起的标题,《泰晤士报》上的标题是“Top government advisor quits after breaking lockdown with mistress”(政府顶级顾问因为破坏封城令与情人私会而辞职)。

《每日电讯报》上的标题是“Lockdown professor steps down after breaking rules to meet married lover”(提出封城令的教授因破坏封城令幽会已婚情人辞职)。

伦敦《都市报》上的标题是“Boffin quits over affair in Lockdown”(科学家在封城期间因为性丑闻辞职)《太阳报》上的标题是“Prof Lockdown broke lockdown to get his trousers down”(封城教授破坏封城令以泄性欲)。

从这些标题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没有感受到不同报纸的风格特点事件的主人公是帝国理工大学51岁的弗格森Neil Ferguson教授,在疫情初期,他和他的研究团队研究出的数据模型显示,如果英国不实施封闭措施的话,将有50万英国人死于新冠病毒。

首相鲍里斯就是采纳了他和他参与的SAGE科学团队的建议改变初衷,立即推出严厉的封闭措施,其中就包括要求民众保持社交距离,不准分居两地的情侣见面等弗格森教授也因此被称为“封城教授”,他曾在三月份被确诊感染病毒,并在家中自我隔离了两周。

而在这期间,他的情人,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38岁的已婚女士斯塔斯,先后两次去他家探望他事情被曝光后,昨晚弗格森教授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深感不安,决定辞职以示歉意,并不再参与政府新冠病毒顾问小组的工作是不是很意外?这英伦抗疫还没有结束,又来这么一个幺蛾子。

但我想他只是不幸被曝光的此类人群中的一个而已,还有多少个因封城困住的“私情男女”,不用脑子想都知道有不少八卦就聊到这,下面说英国报纸的一个特点:阶级性我所列举的这四家报纸是英国最常见的媒体,有不同的读者群。

虽然现在英国不讲阶级分层,表面看大家平等,但在骨子里,他们还是有着很深的阶级属性的只是英国人受各自不同的素养和公民意识约束,让这个问题显得举重若轻你若是局外人如我,不妨通过他们的谈吐、语音语调语词、居住区域、房屋构造和读的报纸类型来判断他们所在的阶级。

不同阶级的人,看不同的报纸我列举的前两种偏属高端,而后两种是中下阶层的人士看,所以标题的措词也不一样,前者严谨正式,后者力求夺人视线《都市报》标题用的Boffin一词,在二战时期用的更多,是指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科研技术人员,就像今天年轻人会称呼一种人nerd,它有它的时代特色。

不同政党的支持者,也看不同的报纸,否则天天看三观不合的人写的东西,岂不是要气死?我就经常劝那些喷我的人对我取消关注,因为观点不同很正常,还天天强迫自己看,就是在自残《太阳报》保守党的下层支持者看的多,《都市报》工党的下层支持者看的多。

所谓上层下层是对他们本国人而言,对我们英语非母语的外来人士来说,什么样的报纸吸引你,只要能让你看进去就是适合你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固定的政党、阶级属性,有时候无非是凑个热闹,也就是个提高语言习得的阅读练习。

我喜欢看《每日邮报》(Daily Mail),它是属于英国中产阶级、偏向保守党的报纸,既有严肃的话题,也有八卦消息,可以调节神经而对于《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板着面孔、长篇大论的报纸,我就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除非为了找个资料。

这里要说明一下,《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是The Times,之所以不翻译成《时报》或《时代报》,据说是源于“中国新闻报纸之父”王韬的“首创”,1897年他将它译为《泰晤士报》,称该报“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

后来,人们又用“泰晤士河”指代流经伦敦的那条河流The ThamesThe Times译为《泰晤士报》的叫法就延续至今它的读者多是右翼、极有商业头脑的职业高端人士,比如银行家、教授和医生等除此之外,一般来说,《卫报》(The Guardian)面向的读者群是有抱负的中产阶级,偏左翼,住在宽敞的自家私有的住房里。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的读者群是右翼上层阶级,多为富裕的农场主(农民)或银行家《每日镜报》(Daily Mirror)面向的读者群是左翼工党的支持者,一般居住在政府分配的房屋(council house)里,属于低收入群体。

《太阳报》的读者既有住在政府分配的房屋里的,也有私有住房的,极右翼至于《都市报》(Metro)是属于伦敦都市的地方报纸,多关注伦敦当地事物,立场中偏左翼这些都是英国本地人具有的常识,不要小看我告诉你的这些常识,因为它会影响英国人对你的判断。

在求职面试的场合时,也不要小看雇主仿佛随意问你一个这个问题,“你平常看什么报纸?”如果你回答,“《太阳报》”,那你就惨了,你立刻在他眼里被降级,恐怕留给你的就只有锅炉房的工作了如果你附庸风雅回答“《泰晤士报》”,那他与你谈论一下报上常聊到的话题,而你又答不上来的话,你也惨了,马上在他眼里被归类为“不诚实”。

所以找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点点滴滴融入当地的文化,不浮夸不激进,慢慢吸纳--写于2020年5月6日  剑桥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